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0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77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480篇
内科学   229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1480篇
预防医学   378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571篇
  10篇
中国医学   706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技术,建立了硫酸奈替米星干粉吸入剂中硫酸奈替米星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5μm,4.6 mm×250 mm)色谱柱;以0.2 mol.L-1三氟乙酸-甲醇(体积比84∶16)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1;检测器为SHIMADZU ELSD-LTⅡ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40℃,雾化气体压力为350 kPa。结果硫酸奈替米星在进样量为1~4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1.98%),样品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为硫酸奈替米星干粉吸入剂中硫酸奈替米星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王彬  王金艳 《黑龙江医学》2013,37(5):339-340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均1日2次;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不使用化痰止咳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0%和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未见不良反应,适合各年龄组小儿使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测定马兰中多糖含量,为马兰的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在490 nm波长下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采收时间的马兰多糖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苯酚-硫酸比色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马兰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4.
简讯     
《中国医药导刊》2013,(4):693+695+714+732
部分病毒侵入人类细胞机制被弄清据《中国医药报》报道,日本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他们弄清了部分病毒侵入人类细胞的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预防病毒感染的新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此前,研究人员已知艾滋病和手足口病等病毒以附着在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上的硫酸基团为目标靠近细胞,与硫酸基  相似文献   
995.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主要治疗手段。静脉输液从药物配制到给药的过程中,均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还要遵循不同药物间的配伍禁忌。我科在2013年2月用药过程中发现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商品名:悉能)与注射用甲泼尼琥珀酸钠(商品名:甲强龙)二者配伍时,液体立即出现乳白色混浊伴沉淀物形成。因此,我科进行了试验及观察,以指导二种药物的正确使用,从而达到其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制备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考察其对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以甲壳素为原料,经盐酸水解得盐酸氨基葡萄糖,将其与硫酸钾置于水溶液中,通过充分的离子交换反应,并加入作为沉淀剂的有机溶剂,制备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溶液中各离子平衡时间、反应原料配比以及沉淀剂的种类、加入量和加入时间等对最终产物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建立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模型,并灌胃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通过血清中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测定、关节肿胀度观察和关节软骨病理切片检查,考察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对模型大鼠骨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确立优化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制备工艺:反应温度为45~55℃,离子平衡时间为0.5 h,盐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钾的质量配比为22.5:7.15,作为沉淀剂的乙醇加入浓度约为75%及加入时间为3 h。骨关节炎模型大鼠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给药后,血清中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关节肿胀度明显减轻(P〈0.01),且病理切片显示,仅有少许关节软骨细胞轻度变性,软骨未见明显坏死,细胞未见明显增生。结论:优化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制备工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对骨关节炎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且效果好于盐酸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海地瓜硫酸软骨素(Acaudina Molpadioideschondroitin sulfate,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传统的鸡尾酒诱导剂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以MTT法检测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及不同分化阶段3T3-L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含量测定法评价其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等分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AM-CHS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对分化早期的抑制作用最强。RT-PCR结果表明,AM-CHS能明显降低脂肪细胞PPARγ、C/EBPα和SREBP-1c mRNA的表达。结论海地瓜AM-CHS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作用机制与下调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和SREBP-1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慢性乙酸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慢性乙酸胃溃疡大鼠模型,用灌胃的方式给予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LMW fucoidan)40、100和200mg.kg-1 3个剂量,研究了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胃溃疡大鼠的溃疡指标、氧化程度、NO产生以及MPO的影响。结果灌胃给予LMW fucoidan对大鼠的乙酸胃黏膜损伤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胃壁溃疡面积有明显减少。同时对胃组织中的抗氧化酶SOD和GSH-Px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显著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与模型组比较,LMW fucoidan组大鼠的胃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上升,MPO的活性显著下降。结论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胃溃疡大鼠的辅助治疗作用与其体内抗氧化活性有关,并通过调节NO产生和炎症细胞的地浸润辅助慢性乙酸胃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究海地瓜硫酸软骨素(Acaudina Molpadioides chondroitin sulfate, AM-CHS)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传统的鸡尾酒诱导剂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含量测定法评价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细胞中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和脂肪合成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M-CHS能够显著抑制3T3-L1细胞脂滴的形成,拮抗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SG)的促分化作用,并上调Wn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受体Frz和LRP5的mRNA表达,下调分化转录因子PPARγ、C/EBPα和SREBP-1c mRNA的表达,抑制脂质合成基因FAS和GPAT mRNA的表达,不影响脂质分解基因HSL和ATGL mRNA的表达。结论 AM-CHS能够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抑制成熟脂肪细胞的脂质合成,并拮抗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SG)的促脂质合成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Wn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1例56岁男性患者因急性肠炎就诊,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g静脉滴注,0.5h后出现面色苍白、胸闷、抽搐等神经肌肉阻滞症状,持续十余秒。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治疗,未再出现异常。改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好转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