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2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178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2342篇
药学   485篇
  16篇
中国医学   22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考察灯盏细辛中黄酮类成分(总黄酮、灯盏花素)对体外高压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视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将24只出生2~3d的SD(Sprague-Dawley)乳鼠视网膜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经多聚鸟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包被的盖玻片中。培养72h后,将覆有细胞的血盖片转入加压装置中,加入黄酮类成分,继续培养48h,采用Fa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法及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POD)法进行检测,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同时对部分细胞行NSE染色检查。结果细胞生长良好,NSE染色表明,85%以上的细胞为RGCs。给药组的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和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黄酮类成分均能对抗压力诱导的RGCs凋亡,为灯盏细辛视神经保护的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42.
派立明与贝特舒联合应用对降眼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00%派立明(AZOPT)与0.25%贝特舒点眼液每日两次点眼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及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的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1例患者51只眼纳入为期2个月的前瞻性研究。在停用其他抗青光眼药物足够长的时间后测量基础值,用药后每2周复查一次共4次,同时观察眼局部及全身副作用。结果用药前眼压为23.85±1.80 mmHg,4次随访眼压下降均值6.55 mmHg(6.06~7.04),眼压下降率27.50%(26.62~28.59%)。少数病例出现烧灼感、视物模糊、口苦等症状,均为轻度能耐受,对视力、眼底无影响。结论派立明与贝特舒联合用药具有稳定的降眼压效果,具良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43.
44.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自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处理。方法 对171例(183只眼)白内障行现代囊外摘除并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及眼B超检查,定期随访3个月,以确定并发症的存在,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183只眼术中有6只眼后囊膜裂,4只眼前房出血。术后几乎所有病人都短暂性高眼压及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约20%病人术后出现上方虹膜萎缩。部分病人出现葡萄膜炎、渗出膜形成及瞳孔不可逆中度散大。1只眼出现瞳孔夹持。结论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大多数是人为因素所造成。随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手术技术不断熟练提高,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双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 130只眼晚期、绝对期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 5只眼。 组行双滤过手术 , 组行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 5~ 2 1月 ,平均 (14 .34±4 .35 )个月。 组眼压≤ 2 1m m Hg(1m m Hg=0 .133k Pa) 6 2只眼 (95 .4 % ) ,其中需局部用药 6只眼 (9.2 % ) ,术后平均眼压为 (19.37± 2 .92 ) m m Hg,较术前下降 (33.2 6± 12 .33) m m Hg; 组眼压≤ 2 1mm Hg5 5只眼 (84 .6 % ) ,其中需局部用药 12只眼 (18.5 % ) ,术后平均眼压 (2 2 .6 2± 5 .6 8) m m Hg,较术前下降 (2 7.83± 8.81) m m Hg。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并发症 : 组 9只眼 (13.8% ) ,其中浅前房 6只眼 (9.2 % ) ,前房积血 3只眼 (4 .6 % ) ; 组 2 2只眼 (33.8% ) ,其中浅前房 15只眼 (2 3.1% ) ,恶性青光眼 2只眼 (3.1% ) ,脉络膜脱离 2只眼 (3.1% ) ,前房积血 3只眼 (4 .6 %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青光眼双滤过手术效果好 ,并发症少 ,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措施对84例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手术的效果。方法(1)眼压3.86~4.6kPa者采用球后麻醉或球周麻醉,间断加压控摩10分钟.术中角巩膜切口时先作小切口,缓慢放出房水,待眼压降低后按拟定手术方式完成手术。(2)眼压>4.6~6.62kPa者采用人工冬眠加上述方式。(3)眼压>6.62kPa者用人工冬眠加球周麻醉及按摩加压和后巩膜穿刺术降低眼压完成手术。结果眼压控制满意,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并发症与一般青光眼手术无明显差异。结论高眼压状态下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手术安全、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47.
48.
观察60例以Nd-YAG激光切开后发障术后急性高眼压患者。结果显示,激光术后lh眼压升高,3b达高峰,24h大多数恢复正常。眼压升高程度与激光能量大小、射次,膜混浊程度及前房碎屑无明显相关。激光光波引起的色素膜反应可能是眼压急性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角膜厚度、眼压和屈光度对LASIK治疗近视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角膜厚度、眼压、术前屈光度及性别对 L 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2 98例 (5 90只眼 )近视患者 ,根据术前角膜中央厚度 (CT)与术前眼压 (IOP)的比值进行分组 ,观察术后视力与角膜厚度、眼压、屈光度及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 近视眼屈光度数高低与术前角膜中心厚度无统计学相关 ;角膜中心厚度男、女性患者基本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前角膜厚度与眼压比值 (CT/ IOP)小于 30 ,术后视力较差。角膜厚度与非接触式眼压进行相关分析 ,为中度相关 ,相关系数 r =0 .36 6 4 ,F值 =31.4 9,P <0 .0 0 0 1,相关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术后视力与术前的屈光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Y=1.4 772 - 0 .0 6 13X(屈光度 )。结论 矫正高度或超高度近视 ,应适度控制激光切削深度和切削量 ,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的方法 ,剩余屈光度日后配戴低度眼镜 ,以确保手术安全 ,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及屈光回退  相似文献   
50.
溴莫尼定对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力  陆蓓 《眼视光学杂志》2003,5(3):156-159
目的:探讨溴莫尼定(brimonidine)对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噻吗心安(timolol)治疗组、brimonidine治疗组,每组8只。后3组为损伤治疗组,通过生理盐水前房高压灌注的方法,制成视网膜缺血动物模型,在视网膜缺血前lh其结膜囊内分剐给予生理盐水、0.5%timolol眼液或0.2%brimonidine眼液局部治疗。在灌注后7d,观察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b波振幅变化,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计数分析。结果:灌注后7d,3个损伤治疗组相对b波振幅恢复率为:7%、11%和64%,RGC标准丢失率为:43%、38%和12%,brimori-die治疗组视网膜组织形态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而生理盐水治疗组和timolol治疗组视网膜内层组织结构损伤明显。结论:Brimonidine局部治疗对缺血诱导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