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46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668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77篇
  1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曹孔敬 《山东医药》2007,47(22):48-49
68例慢性水肿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剂量速尿与高渗盐水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65例好转,治疗总有效率95.6%;2例因严重低钠血症、1例因合并低钾血症死亡.认为中剂量速尿与高渗盐水是治疗慢性水肿型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患者男,43岁。日渴多饮十余天,恶心呕吐一周,于2007年5月22日入院。入院前十余日,因家庭琐事情绪不佳,渐感身体不适,日渴多饮,乏力,头昏,于当地医院静滴5%葡萄糖盐水+头孢曲松钠数日,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纳差,遂来我院。送诊途中出现神志不清,无四肢抽搐、二便失禁、口吐白沫。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老年人晚发哮喘(LOA)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54名LOA患者,检测肺功能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及荧光免疫法检测高渗盐水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和ECP水平。选择25例老年COPD患者和10例老年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LOA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和ECP水平与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68、-0.61,均为P<0.01)。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19.4±8.1)%〕和ECP水平〔(391±186)μg/L〕显著高于老年COPD组〔(3.1±1.4)%和(51±26)μg/L,P<0.01〕和老年健康组〔(1.2±0.7)%和(44±22)μg/L,P<0.01〕。以诱导痰中嗜酸细胞≥7%和ECP≥100μg/L为判别标准与COPD鉴别,诊断哮喘的敏感性分别为85.2%和87.0%;特异性分别为84.0%和88.0%。联合检测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6%和92.0%。结论诱导痰中嗜酸细胞和ECP水平可了解LOA的严重程度,并有助于与老年COPD的鉴别。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39例,两组患儿均行综合治疗,同时对照组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实验组用沙丁胺醇联合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单纯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高渗盐水痰诱导的安全性。方法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对22例重度、极重度AECOPD患者进行痰诱导,在诱导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22例AECOPD患者在诱导前SpO2为(93.8±0.9)%,结束时SpO2为(91.7±0.8)%,较基础值下降了(2.1±0.4)%(P<0.01),结束后10min,SpO2恢复至基础值水平;诱导前FEV1为(0.70±0.19)L,结束时为(0.62±0.17)L,FEV1较基础值下降了(12.3±3.1)%(P=0.027),结束后10min,FEV1恢复至基础值水平。共有19例患者渡过了整个痰诱导过程,成功率为86%。结论在严密监控下,使用规范化的痰诱导流程,痰诱导法对AECOPD患者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住院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0岁).所有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5例接受标准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23例(包括标准导管治疗失败的8例)行冷盐水灌注导管治疗.比较标准导管与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消融参数的差异.结果 ①与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相比,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温度高、阻抗高、功率低,但消融时间没有差异.②常规导管射频消融组中有2例脑卒中并发症,7例发生导管焦痂;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组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 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尤其对位置较深的心律失常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10%盐水冰袋联合不同重量沙袋加压冷敷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TKA 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各30例,分别给予2.5 kg、3 kg、4 kg沙袋加压冷敷。比较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最大屈伸角度、最大伸直角度、引流量的情况。结果:观察3组在术后NRS疼痛评分(术后6 h 7.84±1.22分、12 h 7.11±1.32分、24 h 7.02±0.99分、48 h 5.88±1.42分、72 h 4.93±1.17分)、肿胀程度(髌上5 cm肿胀值术后6 h 4.89±0.84 cm、12 h 4.96±1.44 cm、24 h 5.42±1.07 cm、48 h 4.21±1.38 cm、72 h 2.83±0.93 cm;髌下5 cm肿胀值术后6 h 3.91±1.02 cm、12 h 3.51±2.25 cm、24 h 3.62±0.88 cm、48 h 2.66±1.02 cm、72 h 1.90±1.30 cm)、引流量(术后6 h 142.92±9.88 mL、12 h 280.42±9.03 mL、24 h 330.8±8.76 mL、48 h 479.21±14.22 mL、72 h 490.67±7.22 mL)均低于观察1组与观察2组;观察3组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术后2 d 96.79°±1.32°、3 d 112.14°±1.29°、5 d 115.67°±1.35°、7 d 116.62°±0.98°)均大于观察1组与观察2组,且在术后2d、术后3d与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在最大伸直角度方面(术后2 d 15.39°±0.98°、3 d 12.38°±1.26°、5 d 10.76°±1.29°、7 d 8.54°±0.83°)小于其余两组,且在术后3 d、术后5 d与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后最佳的冷敷方式为10%盐水冰袋加压4 kg沙袋,可促使患者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8.
张媛辉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96-2397
目的观察将不同浓度盐水气道湿化应用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与治疗,给予观察组4.5 g·L~(-1)的盐水气道湿化,给予对照组灭菌生理盐水气道湿化。对比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与排痰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度痰液、痰痂形成占比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VAP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使用4.5 g·L~(-1)的盐水进行气道湿化,气道湿化效果更好,且能够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89.
90.
在医院体检中心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待的健康体检人员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分别进行盐水法和凝聚胺技术进行输血检验,并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凝聚胺技术检验血液标本中抗体凝聚性强于盐水法(P〈0.05);凝聚胺技术检验法对凝聚细胞的检出率是20.71%,远高于盐水法的2.86%(P〈0.05);凝聚胺技术检验中,全部血液标本特异性凝聚3min后均消失,非特异性凝聚5~10s消失者所占比例是52.86%;非特异性凝聚11~20s消失者所占比例是47.14%。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势,可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准确检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