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5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36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682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97篇
  3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使用不明成分外用药治疗皮肤病,有可能导致汞中毒。应及时治疗。方法: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驱汞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体内汞达到正常水平,并使其因汞引起的皮肤改变好转,最终治愈出院。结论:使用含有汞成分的外用药涂抹受损皮肤,可引起汞中毒。  相似文献   
92.
<正>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尘螨过敏原是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以及特应性皮炎等最普遍的原因。其症状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眼耳痒、咳嗽、气喘、全身皮疹等。如果过敏性鼻炎患者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其中40%的人可发展为过敏性哮喘。有些人认为,自己家里的居室很干净,不会有尘螨。殊不知,尘螨是普遍存在于自然条件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中的。乘公共汽车,上影剧院,去集贸市场,都不可避免地在衣服上带  相似文献   
93.
痰热清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胆囊炎、胰腺炎等[1]、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抑菌、抗炎、解热等作用。我院感染科用痰热清静脉滴注,发生药物过敏反应一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于2013年12月26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乙肝病史3年余、加重伴呕血、黑便、腹胀1  相似文献   
94.
患儿,女,2岁9个月,因以咳嗽、咯痰5 d就诊。伴发热,无气喘,食纳可,无腹泻,小便正常。既往无过敏史及特殊疾病史。查体T 37.8℃,体质量14kg,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颈软,咽部略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四肢关节无异常。生重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查血常规WBC 10.5×109/L,N 0.52,L 0.46,胸部拍片提示支气管肺炎,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入院第1天,头孢替唑钠注射液皮试为阴性。给予:头孢替唑钠0.5g+5%葡萄糖5ml,每天2次,氯溴索7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当天输液至氨溴索注射液时,患儿突然出现全身丘疹样荨麻疹,伴瘙痒、烦燥、哭闹,口唇略发绀等症状。给予医嘱:停止输液,低流量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继续输液维生素C 1g,维生素B60.1g,观察病情变化,30min后患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口唇红润,烦燥的症状明显减退,皮疹,瘙痒症状略减轻。常规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片)2mg,口服每天3次,第2天早晨查房,患儿皮疹、痒感完全消失,继续给予头孢替唑钠0.5g+5%葡萄糖5ml,每天2次,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氨茶碱40mg,静脉滴注。未出现皮疹等反应。考虑为氨溴索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按上述医嘱,继续治疗5d后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95.
患者男性,62岁,回族。因皮诊7个月,阵发性咳嗽伴晕厥4个月,颈部肿物2d入院。患者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无发热、咳嗽、盗汗等伴随症状,未明确诊断。曾外用皮炎平、尤卓尔等,痒感稍减轻,皮疹无消退。入院前4个月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痰,较剧烈,以夜间为重,严重时出现一过性晕厥数次,不伴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约数秒后自行缓解,缓解后无特殊不适。患者皮疹逐渐加重,遍及全身,部分皮疹因抓挠而出血结痂。胸部X线及气管镜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前2d无意中发现颈部数个肿物,无触痛。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96.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典型皮疹为斑丘疹、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心肺功能衰竭危及生命[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是引起HFMD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几年,非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es 71,EV71)及肠道病毒感染引起重症感染有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包括CA16[2-3]。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无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导致皮疹的特点,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得利伐沙班致皮疹的病例报道文献,对病例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利伐沙班使用目的、使用剂量、联合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R)出现时间、临床表现、处理、预后等信息,以及ADR关联性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获得16篇文献(16例患者)。ADR患者男女比例为1∶1,>60岁老年患者11例(68. 7%)。16例患者中14例的利伐沙班给药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12例患者联用了其他药物;5例(31. 3%)患者用药后第3天出现皮疹,3例(18. 8%)在用药10 d时出现。16例均出现全身多处散在红斑,其中8例明确诊断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的药疹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血清病和神经性水肿;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患者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有关",11例为"可能有关"。结论:临床工作中要关注利伐沙班导致的皮疹,长期服药患者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辨证护理联合LG09(老鹳草)方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所致皮疹,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均以口服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期间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LG09方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仅予以吡美莫司软膏对症处理。结果:LG09方治疗EGFR-TKI所致皮疹并配合及时的观察与正确的护理,患者在皮疹消退时间、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护理联合LG09方治疗EGFR-TKI致皮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
蒋兆荣  顾生旺 《肝脏》2014,(5):315-315
患者,男,42岁,因“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于2013年8月27日入院。否认既往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硫普罗宁(商品名:维春,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及胸腺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参麦、克林霉素、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后出现发热、全身红色皮疹,予氯雷他定抗过敏,并停用参麦、克林霉素、硫普罗宁后,余药继续使用,患者发热、皮疹逐渐消退,为进一步排除过敏原,9~10 d 仅静滴两组液体,先使用泮托拉唑针未诉不适,后使用硫普罗宁输液后约15 min 出现发热,体温渐升最高达40℃,全身皮疹,感全身不适,轻度头痛,无畏寒,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乏力、口周麻木,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9月4日未使用硫普罗宁药物前抽血查肝功能 ALT、AST 均正常,10日使用硫普罗宁后出现发热、皮疹,11日查肝功能 ALT 298 U/L,AST 183 U/L,考虑患者从9月6日一直在使用泮托拉唑针肝功能正常;也未出现发热、皮疹情况,而患者出现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仅在使用了硫普罗宁后,结合9月4日使用药物也有硫普罗宁,故从时间上排除与其他药物相关,遂考虑为硫普罗宁过敏所致,立即停用,再给予使用上述其他药物后,未再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先后给予保肝、降酶、地塞米松静滴、解热镇痛及物理降温等治疗,12日体温降至正常;22日复查肝功能 ALT、AST 正常。  相似文献   
100.
舒静  何强  陈芳  莫鑫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8):985-988
白塞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可以累及任何大小和类型的血管,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而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早期诊断极其困难。儿童白塞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强,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进展。本文对1例白塞病患儿的病情演变、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使临床医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快正确诊断,以便早期开展疾病管理,防治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