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56篇 |
免费 | 321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5篇 |
临床医学 | 586篇 |
内科学 | 43篇 |
皮肤病学 | 1674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8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818篇 |
综合类 | 2213篇 |
预防医学 | 416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1119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3607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350篇 |
2022年 | 315篇 |
2021年 | 410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28篇 |
2018年 | 91篇 |
2017年 | 215篇 |
2016年 | 269篇 |
2015年 | 264篇 |
2014年 | 574篇 |
2013年 | 433篇 |
2012年 | 570篇 |
2011年 | 592篇 |
2010年 | 580篇 |
2009年 | 531篇 |
2008年 | 593篇 |
2007年 | 511篇 |
2006年 | 519篇 |
2005年 | 442篇 |
2004年 | 489篇 |
2003年 | 410篇 |
2002年 | 391篇 |
2001年 | 322篇 |
2000年 | 244篇 |
1999年 | 189篇 |
1998年 | 180篇 |
1997年 | 154篇 |
1996年 | 164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数据分类算法、人工智能与皮肤诊断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寻常型痤疮智慧诊疗模型。方法通过采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8-2020年门诊患者中明确确诊的寻常型痤疮皮肤影像数据为依据,利用数据分类算法、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定位影像数据中的痤疮关键部位,进而提取、处理、分析和总结归纳寻常型痤疮影像的病理特征。结果建立痤疮分类诊断模型与知识库,构建智慧痤疮诊断模型标准与规范。结论数据分类算法智慧诊疗模型可实现对寻常型痤疮图像的自主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2.
10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清肺消痤汤。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总有效率89.55%;对照组治愈7例,总有效率62.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清肺消痤汤对痤疮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采用面部护理+心理护理方法对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联合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面部护理+心理护理方式完成痤疮护理;单一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痤疮护理;就组间治疗依从性、皮损消失时间、不同时间段应激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联合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96.46±3.56)分高于单一组的(82.22±3.03)分,皮损消失时间(12.25±1.43)d短于单一组的(15.41±1.16)d(P <0.05);护理前,联合组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抑郁心理评分(62.32±7.52)分、焦虑心理评分(62.41±5.22)分,同单一组的(62.41±7.45)分、(62.46±5.6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联合组抑郁心理评分(25.73±2.12)分、焦虑心理评分(27.75±2.12)分均低于单一组的(41.32±5.22)分、(36.69±2.46)分(P <0.05);联合组...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探究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应用效果,以为痤疮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案。方法 于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2020年5月—12月收治的痤疮患者中抽取60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2组均接受蓝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皮肤护理。对比2组治疗效果、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焦虑和抑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护理后观察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症状及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2,(2)
目的探讨Pixel 2 940 nm铒激光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96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用常规磨削方法治疗, 观察组用Pixel 2 940 nm铒激光联合维生素B12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皮肤VISIA检测、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37例(77.08%), 低于观察组44例(9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CC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9/48), 毛孔和紫质两项指标分别为(32.25±8.41)分、(18.24±5.12)分, 均高于观察组4.17%(2/48)、(28.24±7.52)分、(15.63±4.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xel 2 940 nm铒激光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9.
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门诊玫瑰痤疮女性患者20例, 年龄27~46(35±3)岁。全面部注射1次A型肉毒毒素50~60 U, 14 d后予以低能量强脉冲光治疗, 每28 d 1次, 3次后每2个月巩固1次共5次。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防晒、保湿。20例患者7~10 d开始起效, 潮红和红斑明显减轻, 瘙痒好转;14 d红斑大部分消退。激光治疗3次后红斑消退,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缓解;之后每2个月巩固1次, 随访6个月治愈。仅1例患者强脉冲光治疗后出现面部红斑、水肿, 予以冷敷3 d后缓解, 无色素沉着。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较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应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前后皮肤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理解IPL的治疗机制。方法 20例首次接受IPL治疗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35~46岁,Fitzpatrick皮肤Ⅲ~Ⅳ型)每4周接受1次IPL治疗,5次为1个疗程。在初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1个月,分别应用RCM观测面部皮肤角质层厚度、毛细血管直径、真皮乳头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玫瑰痤疮患者经IPL治疗后的角质层厚度[(4.97±0.65)μm]与治疗前角质层厚度[(5.11±0.54)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患者治疗后平均毛细血管直径[(19.13±4.68)μm]较治疗前[(23.28±3.52)μm]减小(P<0.001);治疗后真皮乳头密度[(9.88±1.89)/mm2]较治疗前[(7.77±0.89)/mm2]增加(P<0.001)。患者治疗后皮肤外观明显改善,患者对RCM检查和治疗方法接受程度高。结论 RCM能够在无创的情况下观测IPL治疗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