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39篇
  免费   4328篇
  国内免费   2940篇
耳鼻咽喉   846篇
儿科学   1078篇
妇产科学   929篇
基础医学   4225篇
口腔科学   915篇
临床医学   15281篇
内科学   8886篇
皮肤病学   1609篇
神经病学   2374篇
特种医学   42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4篇
外科学   6622篇
综合类   29484篇
预防医学   8060篇
眼科学   926篇
药学   9500篇
  184篇
中国医学   5471篇
肿瘤学   5278篇
  2024年   731篇
  2023年   2532篇
  2022年   2334篇
  2021年   2610篇
  2020年   2383篇
  2019年   2202篇
  2018年   1057篇
  2017年   1683篇
  2016年   2002篇
  2015年   2124篇
  2014年   3953篇
  2013年   3835篇
  2012年   4684篇
  2011年   5036篇
  2010年   4738篇
  2009年   4506篇
  2008年   6687篇
  2007年   5571篇
  2006年   5550篇
  2005年   6180篇
  2004年   4824篇
  2003年   4604篇
  2002年   4077篇
  2001年   3963篇
  2000年   2919篇
  1999年   2135篇
  1998年   2184篇
  1997年   1762篇
  1996年   1687篇
  1995年   1862篇
  1994年   1268篇
  1993年   953篇
  1992年   756篇
  1991年   782篇
  1990年   718篇
  1989年   690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多原发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义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249-1250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 MPC)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它以出现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种:同时性MPC和异时性MPC。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double primary cancer)或第二原位癌(second primary cancer),是肿瘤发生学上的一种较少见的现象,近年有关MPC的报道呈渐增趋势,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2%~10.7%,而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仅为0.4%~2.4%。消化道MPC(潘源)116例占同期收治的各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总数的1.7%,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如PET等先进手段在临床的逐步应用,对MPC的发病率的报道有渐增的趋势,所以提高对MPC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对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2.
患者男,48岁,因右手掌侧肿物伴环指屈伸活动受限1年而入院。患者1年前右手环指无明显诱因出现伸屈活动不利,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予局部封闭、理疗处理,症状好转。近期因再次复发来我院就诊,以狭窄性腱鞘炎收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右手第四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一约1cm×2cm大小肿块,质硬,边缘不清,无移动,压痛明显,环指屈伸功能受限,环指末梢血运,感觉正常。局部麻醉下行肿块摘除术。术中见:环指指屈肌腱与掌骨之间见一约1.5cm×2.0cm白色肿块,表面欠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质硬,血供不丰富,钝性分离周围组织,完全摘除…  相似文献   
83.
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的根治效果及肛门功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距肛缘<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因为远切缘低于齿状线,需切除部分或全部内括约肌,称之为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此类手术的根治效果和肛门功能结果目前研究较少.本文介绍13例ISR的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54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由于老年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年龄组高。2005年9月至今我科对29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现将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M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没有本病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对其发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临床上多数患者得不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疗效和预后较差。本文主要介绍M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及发病机制等发病学研究进展,并比较国内外资料分析中国人MM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
特殊风湿热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福君 《医学文选》2006,25(4):701-701
风湿热是甲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因变态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所以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笔者将近年收治的一组表现特殊和治疗困难的风湿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患者男,48岁。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物一周入院。查体: 甲状腺体积Ⅱ度肿大,左侧甲状腺可触及5 cm×5 cm×4 cm 大小肿块。质地韧,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未触及振颤,未闻及血管杂音,周围淋巴结未触及肿大。B超左侧甲状腺体积增大探及低回声包块,大小约5 cm×5 cm× 5 cm。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化验检查:FT3、FT4、TSH均正常。颈丛麻醉下行左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部后侧,包膜完整,甲状腺组织被肿瘤压迫变薄。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右侧甲状腺体积质地正常,未触及结节。术后病理诊断:左侧甲状腺脂肪瘤(图1)。讨论甲状腺脂肪瘤为一罕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病的病因未明,多认为属错构瘤性质,也有人认为是属于胚胎残余结构异位到甲状腺所致。由于本病少见,术前常较难确诊。在鉴别诊断中,本病必须与甲状腺内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利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接种裸鼠脾脏,建立肝、肺转移模型。方法将FRH-0201细胞系(120代)接种于7只Balb/c裸小鼠脾脏。出现转移时,将转移瘤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将转移的肿瘤行细胞培养,再次接种裸鼠脾脏,观察转移成瘤情况。结果脾脏局部成瘤率为100%(7/7),转移瘤发生率14.3%(1/7)。转移瘤细胞再次接种于裸小鼠脾脏,转移发生率100%。转移瘤电镜显示典型恶性细胞特征。转移瘤细胞染色体众数19条,主流范围18~44条。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瘤,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与人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一致。  相似文献   
90.
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脑卒中所导致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越了冠状动脉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降低这一社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临床病理学家Miller Fisher的研究即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随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逐渐成为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