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52篇
  免费   4671篇
  国内免费   2603篇
耳鼻咽喉   383篇
儿科学   1753篇
妇产科学   984篇
基础医学   6279篇
口腔科学   297篇
临床医学   12139篇
内科学   10241篇
皮肤病学   1120篇
神经病学   476篇
特种医学   16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3篇
外科学   1535篇
综合类   26484篇
预防医学   14781篇
眼科学   320篇
药学   10917篇
  115篇
中国医学   5693篇
肿瘤学   2386篇
  2024年   505篇
  2023年   1893篇
  2022年   1655篇
  2021年   2186篇
  2020年   2219篇
  2019年   2163篇
  2018年   1074篇
  2017年   2043篇
  2016年   2288篇
  2015年   2724篇
  2014年   4637篇
  2013年   4502篇
  2012年   5498篇
  2011年   5794篇
  2010年   5146篇
  2009年   5055篇
  2008年   5642篇
  2007年   5402篇
  2006年   4986篇
  2005年   4876篇
  2004年   3978篇
  2003年   3587篇
  2002年   2586篇
  2001年   2470篇
  2000年   1993篇
  1999年   1756篇
  1998年   1555篇
  1997年   1615篇
  1996年   1554篇
  1995年   1305篇
  1994年   1142篇
  1993年   923篇
  1992年   713篇
  1991年   680篇
  1990年   553篇
  1989年   583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 为了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相关死亡率,寻求一种更快捷、更特异的诊断CM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从79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采集了135份外周血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MVgB DNA,阳性标本做酶切分型,部分行序列测定。结果CMVgB DNA检测中有42例患者(53.9%)的66份标本(48.9%)阳性;对其中阳性患者的45份标本进行了酶切分型,结果 CMV gB1型21例(46.7%),CMV gB2型14例(31.1%),CMV gB3型7例(15.6%),CMV gB4型3例(6.7%)。先后有2种型别的CMV感染者有3例(3.8%)。经分析,CMV gB阳性和CMV gB阴性患者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81.0%和32.4%(P<0.01);CMV gB1、gB2、gB3以及gB4型Ⅱ~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81.0%、50.0%、42.9%和0。结论 Nested-PCR方法可快捷特异地检测CMV感染。CMVgB1、2型中,重度急性GVHD和慢性GVHD发生率较高。CMV gB基因分型检测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且对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转归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患者,男性,33岁,锅炉工。工作时被煤粉淹埋超过10min,挖出时神志不清,急送当地医院行气管切开术后转入本院。入院查:血压(BP)110/72mmHg(1mmHg=0.133kPa),心率(Ha)90次/min,脉搏90次/min,呼吸频率22次/min,体温37℃。患者神清合作,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痰鸣音,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性肺炎、急性肺损伤。急查血气分析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9.1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53.6mmHg,pH7.369。胸片示:两肺可见渗出性病变。拟行急诊全麻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及大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相似文献   
993.
79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曼不动杆菌通常在患者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进行侵入性检查治疗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下发生,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现已成为医院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1]。因此,深入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对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余宙耀  胡肇春 《天津医药》1989,17(7):405-407
本文检测9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肝脏特异性膜脂蛋白(LSP)的阳性率及水平,二者的高低顺序均为 AH>CAH>CPH。急性肝炎中 LSP 阳性组的 SGPT 水平显著高于LSP 阴性组。随访3例急性肝炎的血清 LSP 均在发病3周内转阴。检测抗-LSP 和 LSP 同时阳性频率为:CAH(72.72%)>AH(58.33%)>CPH(11.76%)提示二者均可作为肝损害指标、病情预测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5.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在医疗中的广泛应用,有很多的传染病患者特别是肝炎和HBsAg(+)携带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而病毒性肝炎又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此类患者透析时,应采取专门的消毒隔离措施,以便有效地防止透析中交叉感染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6.
997.
GB病毒曾因导致人类肝炎为而被关注。它的血清学分类与A-E肝炎病毒相异。最近,它的基因已被克隆,此基因结构表明该病毒为RNA病毒,至少有三个亚型,为类黄病毒属病毒。对它们基因结构的比较和种系进化分析表明,它是与HCV相近的一种独立的病毒。  相似文献   
998.
酞丁安对映体合成及其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酞丁安(3-酞酰亚胺-2-氧-正丁醛双缩氨硫脲,TDA)是药物研究所创制的抗病毒新药。为了研究其对映异构体(R),(S)-TDA对病毒活性及毒性是否有差异,并与消旋酞丁安(RS)-TDA的抗病毒活性及毒性进行比较,本文分别用已知构型的(R)-与(S)-丙氨酸为原料,通过缩合等6步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R)-,(S)-TDA,并与外消旋酞丁安比较其抗病毒活性及毒性。三者的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与对细胞的毒性差别不大,说明消旋酞丁安临床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1000.
吴璧城  杨金龙 《福建中医药》1993,24(6):10-13,50
108例慢性肝炎患者用香菇多糖注射液每日肌肉注射2ml(含香菇多糖4mg)治疗8周,其2个月、近期(治疗后6个月)及远期(治疗后12个月)的有总有效率分别为85.2%、86.9%及88.2%。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治疗均有效,其中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疗效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