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1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19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56篇
内科学   298篇
皮肤病学   33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247篇
预防医学   192篇
药学   1921篇
  8篇
中国医学   1117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人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其在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设计的时间点取静脉血,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药动学参数采用3P87程序计算。结果单次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200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实测值)为(67.58±8.84)mg·L-1,t1/2α为(1.46±0.35)h,t1/2β(23.95±4.72)h,Vd为(2.921±0.382)L,CL为(0.:186±0.048)L·h-1,k10为(0.064±0.016)h-1,AUC0-1(以梯形法计算)为(1015.29±225.14)mg·h·L-1。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适合临床药动学研究。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后的体内过程呈线性特征,符合一级消除的二房室模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2.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文中  刘姝莉  张书岭 《中国药房》2005,16(15):1162-116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疗程均为2wk。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82.3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5)。复方甘草酸苷不良反应极少且轻微,联合用药未增加或加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3.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华  吴玮 《中国药房》2005,16(16):1248-124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给予基础治疗外,根据患者情况每隔3d~5d行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每位患者一般做5次~10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52%、40.74%,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wk时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4.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冬申 《中国药房》2005,16(17):1325-132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用药8wk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甘草酸二铵。  相似文献   
85.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晓华  杨振斌  高鹏  杨丰 《中国药房》2005,16(20):1568-156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比较2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8%、36%(P<0·05)。治疗组无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占10%,程度轻;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占38%,消化道反应占44%,程度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可提高疗效,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减轻消化道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86.
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忠全  丁卓玲 《中国药房》2005,16(20):1585-1586
复方甘草酸苷是由甘草酸苷、甘氨酸、半胱胺酸组成的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活性及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具有调节免疫、抑制病毒增殖及灭活病毒、降低转氨酶、改善肝组织损伤等多种作用 [1].本文拟就目前复方甘草酸苷几个方面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7.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宋建华  王连香  王支福 《中国药房》2005,16(22):1729-173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长程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58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60ml,1次/d,连用18mo。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有35例患者活动性肝硬化得到控制,5例患者腹水消失,17例患者恢复工作;HBV-DNA定量下降>103拷贝/ml,HBeAg转阴率达33.3%。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长程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阻止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中益气丸中甘草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测定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中甘草酸的含量,便于控制其制剂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HYpersil ODS柱(4.0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在50~250μg/mL范围内,甘草酸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9.31%.结论:HPLC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9.
甘草的栽培方法与甘草酸含量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作者以3种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对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进行液体栽培,分析植物体中的甘草酸含量和无机成分含量,以及它们与营养培养液浓度的关系。将带有根茎、且其中一根茎长有芽的光果甘草定植在通气性、保水性、保肥性良好的粒状石棉上,培养液为大塚培养液A处方(含氮、磷、钾、钙和镁)。分别设(相当于  相似文献   
9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湿骨痛片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风湿骨痛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62∶38∶1∶0.3);检测波长: 250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0%,RSD=1.0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风湿骨痛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