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85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8):1058-1058
本组用健脾和胃养阴活血汤:党参25g,白术、茯苓、玉竹、炙甘草各15g,陈皮6g,厚朴、沙参、白芍、五灵脂各12g。丹参20g,川芎10g。胃脘痛甚加元胡、川楝子;呕恶加姜半夏;暖气呃逆加旋覆花;湿热加黄连、黄芩;纳呆便溏加淮山药、焦六曲;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加炮穿山甲、白花蛇舌草、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 10余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律失常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 52例 ,男 3 5例 ,女 17例 ;住院病人 19例 ,门诊病人3 3例。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3 2例 ,年龄 51~ 72岁 ;病毒性心肌炎 15例 ,年龄 8~ 3 6岁 ;高血压性心脏病 3例 ,不明原因的早搏 2例。室性早搏 3 0例 (频发性 8例 ,多源性 3例 ) ,房性早搏 18例 (伴阵发性房颤 3例 ) ,交界性早搏 1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3例。2 治疗方法中药用加减炙甘草汤 :炙甘草、麦冬各 12 g,苦参、玫瑰花各 10 g,党参、阿胶各 15g,赤丹参、黄芪各 3 0 g,桂枝 6g。如见唇甲…  相似文献   
13.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 0 0~ 2 0 0 2年 ,我们应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66例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窦性心动过缓以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为依据 ,即每分钟窦性频率≤ 60次及 2 4 h心搏总数≤8640 0次。包括无临床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及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要表现的病窦综合征患者 ,受试者无其他严重心肝肾等疾病。共观察 66例 ,治疗组 34例 ,男 1 8例 ,女 1 6例 ,年龄 ( 4 8± 8)岁 ,病程( 6± 4)年 ;对照组 32例 ,男 1 8例 ,女 1 4例 ,年龄( 4 6± 7)岁 ,病程 ( 7± 4)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2 治疗方法治…  相似文献   
14.
1资料李某,男性,61岁,离休干部。因心悸、胸闷、心跳缓慢、反复出现晕厥及四肢抽搐而于1998年10月20日就诊。某医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HR33~38次/min),心律不齐,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5~8次/min,每次停搏2~3s,阿托品试验示窦性心律、最快在90次/min以内,西医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用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未效而来诊。诊见患者虚弱,不能坐起,头昏,视物不清,胸闷,左胸钝痛,四肢颤动,麻木,下肢浮肿,脉沉细迟伴结代(P33次/min),舌胖淡红、多津。证属心阳衰微、心气不足。予附子炙甘草汤加减:制附子30…  相似文献   
15.
浅谈甘草与炙甘草的不同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生用泻火解毒、润肺止咳 ,主治咽喉肿疼、痈疽疮疡、痰热咳嗽、解百药之毒及食物中毒等。其泻火解毒的作用机理为甘草酸水解后释出葡萄糖醛酸与甘草次酸 ,葡萄糖醛酸 ,与含羟基或羧基的毒性物质结合。此外 ,甘草酸对毒物有吸附作用 ,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 ,故临床上辛凉解表、清热泻火解毒的方剂 ,如桑菊饮、银翘散、普济消毒饮、化斑汤、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仙方活命饮等多用生甘草。研究表明 ,甘草含有 10 0多种化学元素 ,主要成分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 (甘草甜素 )、甘草甙等。甘草有显著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可抗衰老、抗…  相似文献   
16.
张尊如  曹占地 《中医杂志》2004,45(5):397-397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177条.其组成及用法为:"炙甘草四两,生姜、桂枝各三两,生地黄一斤,人参、阿胶各二两,麦门冬、麻仁各半升,大枣三十枚.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具有益气补血,滋阴复脉之功,故又名复脉汤.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证.近年则广泛用治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见有心动悸,脉结代之症,有较好疗效.但关于该方中生地黄、麻仁、麦门冬、清酒等药的用药及用量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从而影响临床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直肠给药治愈严重心房纤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资料 于某,女性,70岁,有冠心病史6年.因感冒并发支气管肺炎,经治疗后好转,但冠心病又作,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经吸氧、应用西地兰等,病情一度好转,但5d后病情再次加重,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西药治疗未效,故于2003年2月18日请中医会诊.症见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听诊两肺满布干湿罗音,HR 160次/min,舌淡红干、无苔,脉结代.  相似文献   
18.
炙甘草汤加附子异病同治验案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适应于“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者”;本方由炙甘草、人参、大枣、地黄、麦冬、阿胶、火麻仁、生姜、桂枝组成。具有气血双补,阴阳同调的作用。本方加附子,旨在加强温阳益气复脉功能,对心律失常有效。笔者活用该方治疗神经性皮炎,习惯性便秘疗效满意,取得异病同治的目的。兹将验案3则分述之。  相似文献   
19.
炙甘草汤治疗早搏83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源于《伤寒论》的炙甘草汤是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名方,现多治疗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早搏是临床心律失常中常见症状之一。为了探讨炙甘草汤治疗早搏的临床意义,我们于1995年至1996年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房早和室早病人83例,收到较好...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黄芪是肾病科患者最为常用的中成药之一。但黄芪对于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并非所有的肾病患者都适用。肾病科患者应本着辨证的原则正确运用黄芪。那么,肾病患者究竟该如何选用黄芪呢?凡是辨证属于肺脾气虚的肾病患者都可考虑用黄芪治疗。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