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4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06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27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小儿腹泻一症多系现代医学所指的慢性肠炎、单纯消化不良、吸收障碍性腹泻、分泌性腹泻等。近几年来,我用孙一民医师自拟小儿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2.
一、治寒泻当注意施之以“温”临床见症:泄泻清稀,甚如水样,遇寒尤著,腹部暴痛,甚至呕吐清水,口淡不渴,恶寒喜暖,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象弦紧或稍浮。治宜温肠祛寒止痛。药用:高良姜、香附、吴茱萸、乌药、陈皮、檀香。若恶寒甚者加荆芥穗、防风、桂枝、炙麻黄;恶心泛呕明显者加生姜、半夏、茯苓、丁香、荜澄茄;肠鸣泄剧加伏龙肝、木香、附子、薏苡仁;食滞不化者加鸡内金、槟榔、山楂、神曲、厚朴、莱菔子。二、治热泻当注意拟之以“寒”临床见症: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腹部膨满,肛门灼热,心烦易怒,咽干口苦,泛酸,舌红苔黄…  相似文献   
53.
四神止泻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四神止泻胶囊,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肉豆蔻、五味子和吴茱萸三味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品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肉豆蔻、五味子和吴茱萸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成品三批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稳定。结论:四神止泻胶囊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4.
目的:提高小儿止泻安颗粒质量标准,更有效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结果:用TLC能检出木香;橙皮苷在0.0424~2.1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83%,RSD为0.88%.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55.
刘玲  毛英 《陕西中医》2004,25(3):216-217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 3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热毒壅盛、肝郁蕴热、阳虚湿困 3型 ,分别采用银翘散、丹栀逍遥散、温脾汤进行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 1 0 0 %。提示 :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6.
健脾化湿为本《景岳全书·泄泻》有云:"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脾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性喜燥恶湿,最易为湿所困,湿困脾土,则运化不健,脾运失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混,并走肠间而为泄泻,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其中,脾失健运是关键,正如《内经》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相似文献   
57.
皮的药用     
韦丰 《开卷有益》2014,(1):55-55
<正>丁榔皮又名松杨木皮,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树皮。椋子木又称松杨、凉木、冬青果,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常见于山谷、溪旁、林缘和疏林中,每年夏季剥取较老树枝的皮,晒干即可药用。其性平,味苦,无毒,入肝、肾二经。据测定,丁榔皮主要含鞣质,能达到20豫左右,具有祛风通络、利湿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筋骨疼痛、腰痛腿痛、肢体瘫丁榔皮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补液、肠道益生菌药物及肠道黏膜保护剂应用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分别为(3.1±1.2)d及(4.4±1.3)d,呕吐消失时间分别为(1.1±0.9)d及(2.2±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用于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9.
糖尿病性腹泻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因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所致。近年来,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医益气健脾、祛湿止泻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符合WHO诊断标准,每日大便3次以上,不成形,无脓血便,反复腹泻超过1月,呈顽固性、间歇性,大便常规检查多无炎症表现。  相似文献   
60.
中药材由于药名相似,外形、功效相近或同种药物炮制方法不同,在中药处方及调剂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淆,影响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现将工作中遇到的易出现药品混淆的几种情况举例加以说明。1药名相似1.1肉豆蔻、红豆蔻、白豆蔻与草豆蔻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红豆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