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2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该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是方虽日温胆,实无温胆之药.<成方便读>日:"此方纯以二陈竹茹枳实,生姜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其得春气温和之意耳."所言甚是,是方药见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本方所治诸证,均属痰热为患,胆为木,为清净之府,喜温和而主生发,失其常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不和进而化热生痰,治宜利胆和胃,涤痰清热.  相似文献   
92.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益群 《新中医》2008,40(7):77-77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胃镜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复发率20.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复发率6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3.
温胆汤研究进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颖娟  邓中甲 《光明中医》2008,23(8):1234-1237
1温胆汤是一首以脾胃为中心。可作用于诸脏腑的有效祛痰名方胆属于奇恒之腑,以储藏一定的胆汁而又促其正常分泌为功能核心,温胆汤是针对胆气虚寒而设,而其针对的病机核心却是胆气虚寒分泌胆汁不足,导致胆气郁结,从而使肝气郁结,木郁乘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形成痰湿,于是上蒙清窍,致头晕、头痛甚至癫痫等发生;涉肺致咳,扰心而见心悸、心烦等;  相似文献   
94.
经方治疗高血压病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仕伟 《河南中医》2008,28(10):17-18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而中医对此病则具有良好疗效.笔者有幸业师黄煌教授,发现导师对此病具有独到之处,深深佩服黄煌教授在古方使用上的大胆创新,诚为今世医家之楷模,现略举导师验案如下. 1 黄芪桂枝五物汤案 曾某,女,78岁.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脑部供血不足.血压控制不佳,药后仍为150/85 mmHg.患者肌肉皮肤松弛,腹部按之松软,经常因眩晕需要入院治疗.就诊时自觉乏力,头昏,走路飘飘然,嘴麻,双手及两下肢麻木,脑鸣,下肢时有抽筋,皮肤干燥无浮肿,睡眠尚可,大便正常,舌暗淡.黄师处方:生黄芪30 g,肉桂6 g(后下),桂枝6 g,赤白芍各10 g,怀牛膝15 g,石斛15 g,丹参10 g,葛根30 g,川芎6 g,干姜6 g,红枣20 g,7剂.药后自觉有力,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走路发飘感觉好转,头昏胸闷等诸症均有好转.患者坚持服用此方加减至今,气色较好,病情稳定,入院挂水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5.
2006年6-10月我院门诊统计感冒患者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多,具有症状重、兼证多、西药治疗效果不好的特征.笔者用中药治疗26例感冒性眩晕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阻型呃逆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栗锦迁教授(1941-),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现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兼任天津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2003年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达40余年,长于以益气温阳、健脾化痰、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法治疗内科心系疾病及相关疑难病症.对舌诊、脉诊的运用颇有见解,在临床工作中,对大黄、附子的量效关系深有研究,精于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8.
蒋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409-1410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以及姜枣组成。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变化而成,原方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则重用四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减生姜用量而治痰热,方名仍称温胆,但功用实为清胆。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乃温胆汤去大枣、加黄连而成,进一步加强了清胆的作用。本方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该证临床表现颇为多彩,诸如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以及癫痫等等,  相似文献   
99.
美尼尔氏病又名“内耳眩晕病”,是一种突然发作性疾病。临床以突然感到四周景物或自身旋转晃动,常伴有恶心、呕吐及汗出、耳鸣等,多表现为闭目、静卧、畏光、动则加剧的特点。本病多见于中年,尤以女性为甚,平素多体健,因突然发病而痛苦难忍。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化痰健脾、和胃降逆之法,方选温胆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32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
温胆汤一说源于《集验方》,一说源《备急千全要方》,临床加减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梅尼埃病、胆囊炎、偏头痛、呕吐等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