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046篇
  免费   24141篇
  国内免费   10894篇
耳鼻咽喉   4529篇
儿科学   4921篇
妇产科学   3690篇
基础医学   7535篇
口腔科学   2325篇
临床医学   81514篇
内科学   41323篇
皮肤病学   6674篇
神经病学   6964篇
特种医学   21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1篇
外科学   30749篇
综合类   146421篇
预防医学   31281篇
眼科学   4968篇
药学   88533篇
  802篇
中国医学   123237篇
肿瘤学   13340篇
  2024年   3032篇
  2023年   11067篇
  2022年   9027篇
  2021年   11803篇
  2020年   12101篇
  2019年   11643篇
  2018年   6705篇
  2017年   15893篇
  2016年   18009篇
  2015年   20947篇
  2014年   37547篇
  2013年   35824篇
  2012年   44374篇
  2011年   46598篇
  2010年   42705篇
  2009年   34035篇
  2008年   40689篇
  2007年   34613篇
  2006年   25735篇
  2005年   23043篇
  2004年   19778篇
  2003年   24649篇
  2002年   23024篇
  2001年   18030篇
  2000年   12238篇
  1999年   8339篇
  1998年   5308篇
  1997年   4455篇
  1996年   3895篇
  1995年   3677篇
  1994年   3359篇
  1993年   1878篇
  1992年   1409篇
  1991年   1202篇
  1990年   1120篇
  1989年   1239篇
  1988年   315篇
  1987年   235篇
  1986年   149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科学,通过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生物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随着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大量的生物学数据资源,从大数据中挖掘所蕴藏的生物学意义,已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归纳总结基于特征基因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为肝癌的早期检测、预后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新观点。  相似文献   
92.
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肿瘤性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决策及其执行困难是限制胸壁肿瘤治疗方法选择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皮瓣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胸壁支持结构重建技术的进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护理的发展、对综合治疗的重视和治疗手段的进步等,使传统认为不可切除的胸壁肿瘤得以彻底地切除和安全有效地修复,从而使与缺损修复相关的肿瘤切除及辅助治疗的禁忌证缩减到最小程度,有效地提高了胸壁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生存率。作者以湖南省肿瘤医院整形外科15年565例胸壁肿瘤切除后修复重建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充实了胸壁肿瘤切除及修复的策略:(1)可靠的胸壁骨性支架重建;(2)有效的软组织修复;(3)麻醉及护理与手术团队的合作;(4)系统有序的综合治疗。并进一步明确了复杂胸壁肿瘤切除及重建的细节理念,包括胸部肿瘤治疗中加强多学科合作的密切性和科学性,整形外科医生参与肿瘤治疗整体规划的主动性和时机前移等。  相似文献   
93.
94.
文章从临床应用角度探讨小柴胡汤的主治功用。举案例以揭示小柴胡汤具有和少阳,运枢机,宣通内外;利三焦,致津液,调达上下;协左右,调升降,疏肝理肺等功用。表明小柴胡汤确为神奇之方,外证得之,疏散以和少阳;内证得之,宣通以畅气液。其临床应用的确早已超过少阳病之范围。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扁桃体炎患儿86例,电脑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比较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扁桃体大小、扁桃体充血、分泌物、咽痛、发热、刺激性咳嗽、阻塞感、腭弓充血粘连、出汗、口渴、倦怠、泛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次症状消失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IgG、IgA、IgM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NO、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头孢硫脒是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有效方案,该方案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96.
李志道教授经过50余年临床实践研究,结合解剖学相关知识,发现委中、承山二穴在针刺深度与传统认识有所不同。其中,委中穴在刺入0. 5~0. 8寸,承山穴在刺入2. 0~3. 0寸时最易达到循经得气的效果,通过调整针尖方向还可较准确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且针感与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相吻合。该针感在某些疾病,尤其神经压迫相关症状的治疗中疗效明显,且优于传统教材所述针刺深度。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报道医源性面瘫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其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方法回顾分析于2019年5月就诊,并经采集外周血DNA进行医学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靶向二代测序和一代验证,1个确诊为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男,10岁,与其同卵双胎哥哥均有相同的体征,深感觉受损、腱反射消失、肌肉可疑萎缩。先证者3个兄姐先后于1岁多夭折。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先证者及同卵双胎哥哥POLG基因均存在G.2558A(p.R853Q)、c.2890T(p.R964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患儿父母亲。结论 POLG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线粒体病家系成员有不同的表型;POLG相关疾病,即使同种基因变异,其临床异质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处理策略和母婴结局,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OVID、EMbase、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临床资料,分析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赘生物位置、血培养结果、治疗策略和母婴结局等。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共18例患者。患者年龄为(27.7±4.8)岁,发病孕周为(27.8±6.9)周。发热(14例)、咳嗽(12例)、贫血(8例)、气短或呼吸困难(8例)是最常见的症状。心脏听诊时7例可闻及杂音,其中6例为收缩期杂音,1例未明确杂音类型,5例明确心脏听诊无杂音。9例合并肺栓塞和5例合并心力衰竭。危险因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10/18)和静脉药瘾史(6/18)。赘生物附着位置以三尖瓣居多(10/18),其次为肺动脉瓣(4/18)。血培养阳性率高(15/16),主要包括葡萄球菌(9/15)及链球菌(3/15)。处理策略上,多以剖宫产适时终止妊娠,针对心内膜炎方面,在应用足量足疗程抗生素的基础上,11例患者行心脏手术,术式主要包括赘生物清除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等,根据患者的孕周、病情和心肺功能等具体情况决定手术在终止妊娠之前、之后或同期进行。18例患者全部存活,新生儿1例死亡(妊娠28周时行剖宫产分娩,因重度窒息死亡)。产妇随访情况基本良好。结论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少见且病情复杂,需及早诊断并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给予足量足疗程抗生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及终止妊娠的时机,对于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