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4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37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2039篇
预防医学   56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16篇
  9篇
中国医学   825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735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991.
古力 《四川中医》1999,17(11):26-26
糖尿病届中医消渴病范畴,对该病早有论述:《黄帝内经》云:“五藏柔弱者,善病消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出消渴病的病因与体质柔弱嗜食肥甘有关。《金匾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九主之”。对消渴拟出治疗之方。唐代王杰《外台秘要》云:“消渴者……肾虚所至,小便至甜。”以后历代亦有发展,方药繁多,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学习先贤,结合临床,认为治疗该病重在把握疾病标和本,放采用了益气滋阴清热之法治疗糖尿病,临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举二例报…  相似文献   
992.
卢晓文 《四川中医》1999,17(9):47-47
自lop-IWS年10月,笔者采用自拟清热灵治疗小儿高热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对例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2岁,平均5.l岁。发病2天以内刀例,3-5天m例,6-10天3例。体温在38.5-39.5℃者D例,39.st以上者15例。上呼吸道感染者明例,急性扁桃体炎对例,急性支气管炎6例,肺炎4例,小儿夏季热1例。有32例曾用过西药解热剂、抗生素、激素治疗无效而改用中药治疗。2治疗方法清热灵组成:银花、连翘、板蓝根、知母备论,竹黄、赤芍、蝉衣各sg,青蒿6g,薄荷6g后下。恶寒天开加剂齐6g,羌活4g;热盛加石…  相似文献   
993.
自70年代以来,笔者临床总结出消乳蛾汤治疗乳蛾,获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消乳蛾汤银花20g,连翘15g,炒牛子6g,夏枯草6g,诃子10g,浙贝母6g,马勃10g,金果兰10g,桔梗6g,甘草6g,知母9g,茯苓15g,黄连6g,当归10g,赤芍10...  相似文献   
994.
孟玲 《黑龙江中医药》1999,(2):11-11,14
祖国医学将“痹证”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风寒湿痹,一类即为热痹。但在临床上,凡言痹证,即首先想到为风寒湿三气杂至,痹而为热者论述较少,而在临床实践中,热痹并非少见,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罹患此病,因其“纯阳之体”,尤多见热痹。笔者在临床中,根据热痹的症舌脉表现,自拟清热除痹汤,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采用1998—4月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昆明)修订的“风湿四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伴发热者18例,经查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试验、C反应蛋白、X光片等各项检查,西医确诊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者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骨关节炎1例,坐骨神经痛1例。病程二周至四年不等,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1岁,男性11例,女性13例。  相似文献   
995.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干燥综合征是外分泌腺受淋巴细胞浸润,失去分泌功能而产生的临床征候群。目前对它的病因和病原学知道的很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腔干燥、干燥性角膜炎与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三征。临床治疗上无特殊有效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生津液配伍左旋咪唑治疗干燥综...  相似文献   
996.
小儿清热止咳颗粒药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小儿清热止咳颗粒的药效分别进行了七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小儿清热止咳颗粒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显著抑制作用;体外对金葡球菌、乙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痢疾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葡球菌攻击小鼠无明显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次数;能明显促进小鼠气管分泌酚红及促进大鼠排痰,对组胺引起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方对Hp(+)的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溃疡愈合情况的影响;探讨Hp在根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球形变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疗程2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1次/d,服用4周。治疗组联合中药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方治疗,2次/d,总疗程均为6周。总疗程结束后2周行14C呼气试验(urea breathe test,UBT);复查胃镜观察并记录溃疡的愈合情况,统计治疗后内镜下溃疡愈合的有效率;胃体、胃窦各取1块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取胃窦组织行免疫组化法(gastric mucosa immunohistochemistry test,GMIT)检测Hp。记录并评估上述3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确定最终的根除率。结果:治疗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87.5%(35/40)(P0.05)。治疗组Hp根除率77.5%(31/4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55%(22/40)(P0.05)。治疗后三种检测方法得出的Hp阳性总个数分别为UBT(12个)、RUT(8个)、GMIT(24个),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免疫组化法(P0.05)。免疫组化染色涂片中发现大量球形幽门螺杆菌。结论: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方结合标准三联法较单纯标准三联疗法能更为有效地促进溃疡的愈合,提高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998.
任永  董菊萍 《陕西中医》2000,21(7):292-292
采用加味苍耳子散(苍耳子、薄荷、辛荑花、白芷、防风、黄芪、白术、川芎、丹参)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50例,总有效率96%。提示该方具有化浊通窍、益气升阳之功,疗效满意,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美尼尔氏综合征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9.
解肌清热饮治疗外感高热16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成德 《陕西中医》2001,22(3):144-14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外感高热。方法:自拟解肌清热饮(石膏、金银花、柴胡、黄芩 等)治疗本病166例。结果:总有效率94.57%。提示:本方对本病有解肌透表而 不留邪,清热解毒而不伤津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