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3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92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3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体。为了解本地区临床上常见的3种性病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有不同程度泌尿生殖道不适症状病人标本7 116份,分别进行NG、Ct、UU的检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标本来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2007年分离的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纸片酸度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98株淋球菌检出PPNG34株(34.7%),TRNG63株(64.3%)。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9%、96.9%和94.9%,未发现大观霉素及头孢曲松耐药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的8倍和32倍。结论大观霉素及头孢曲松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两种培养基培养效果。方法:用华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淋球菌培养基和法国进口梅里埃淋球菌培养基,分组对革兰氏染色为G^-的双球菌标本,在35℃、5%~10%CO2环境下培养。结果:用进口梅里埃培养基培养60例G^-的双球菌标本,阳性结果18例(阳性率30%);用华康培养基培养78例G^-的双球菌标本,阳性结果26例(阳性率33.3%)。两种培养基培养效果无明显差别(Х^2=0.175,P〉0.05)。结论:国产华康淋球菌培养基可以代替进口梅里埃淋球菌培养基,其培养效果及质量等同于进口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99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403-405
目的了解某院淋球菌(NG)感染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为临床对患者进行正确诊断和针对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对407例淋病患者标本进行UU、CT检测。结果407例淋病患者混合UU和(或)CT感染146例,混合感染率35.87%;11~20岁年龄组混合感染率最高为52.27%;男性混合感染率35.30%、女性混合感染率50.00%,不同性别混合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结论淋病患者以男性为主淋病患者易合并UU、CT感染,对此有必要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免因漏检而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和造成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及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原体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及混合感染患者62例资料,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将其分为非淋组(32例)、淋病组(15例)和混合组(15例),比较3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同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球菌)的清除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头晕、腹泻等)的发生率差异。结果:非淋组、淋病组和混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100.00%和93.33%;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球菌的清除率分别为96.77%、90.91%和95.4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6%。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及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清除了病原体,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探讨淋球菌的发病检查,包括:采用淋球菌直接涂片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鉴定等方法,并有效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调查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下生殖道NUC感染状况,以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集120例研究组(输卵管妊娠患者)和80例对照组(正常早孕妇女)的宫颈分泌物,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结果 研究组UU (45.83%)、CT (25.00%)、NG (11.67%)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UU (12.50%)、CT (3.75%)、NG (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混合感染率(20.83%)明显高于对照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CT和NG感染均以混合感染为主:73.33% (22/30)的CT、64.29% (9/14)的NG存在混合感染.结论 下生殖道NUC感染在输卵管妊娠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及时诊治下生殖道NUC对预防输卵管妊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女童性传播疾病的病原菌及治疗依从性。方法用无菌棉拭子直接取阴道口分泌物涂片镜检查看多型核白细胞内是否可见具有微荚膜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并同时取阴道分泌物进行PCR探针法检测病原体。结果淋球菌感染36例,占总发病的23%,非淋球菌感染115例,占总发病的74%。结论女童性传播疾病的病原菌以非淋球菌感染多见,且就诊时症状、体征多不典型,易漏诊、误诊,给患儿和社会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999.
<正>淋菌性阴道炎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生殖系统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炎性疾病。近年随着淋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治疗难度不断加大。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及合适的剂量方案成为病情控制与治疗的关键本研究对不同剂量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方案进行了探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62例单纯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而确诊的初次患病者。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正>为了解泉州地区性病门诊患者中淋球菌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感染情况,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STD)的传播,特对我院2010-2011年性病门诊患者中淋球菌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感染情况进行汇总,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检查对象2010-2011年在我院进行门诊性病检查的患者共4 741人,其中男1 689人,女3 052人。1.2检查方法女性患者取宫颈后穹窿部分泌液,男性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