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1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174篇
临床医学   1369篇
内科学   901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2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54篇
综合类   3571篇
预防医学   713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3985篇
  57篇
中国医学   908篇
肿瘤学   325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02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591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820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877篇
  2011年   833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臀肌筋膜综合征在软组织疼痛外科门诊是常见病,在临床诊治中由于对本疾病认识不足,常有误诊误治现象。用改良枝川液治疗臀肌筋膜综合征120例,效果满意,治愈率70.8%(85/120)。  相似文献   
992.
慢性喉炎是引起声嘶的常见疾病之一,为不同原因引起的顽固性炎症改变,常因用声不当、烟酒刺激等因素所致,喉镜检查为声带充血、肥厚、水肿或者形成息肉,导致声门闭合不良,因而设想声带向中线移位来消除声门间隙,如行声带注射药物。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口服中成药(黄氏响声丸、金嗓散结丸)、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但这些方法对相当一部分患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993.
奥曲肽(Octreofide)是一种长效生长抑素(Somatostafin.SS)的类似物,商品名善得定(Sandostatin)。其分子结构为一环形肽,具有活性的四个氨基酸排列顺序与SS相同,故可与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垂体和胰腺β细胞等处的SS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奥曲肽的生物学活性明显强于SS,其抑制生长激素(GH)、胰岛素、胰高糖素、胃泌索及胃酸分泌等作用均强于SS,特异性也较高,同时由于结构较稳定不易为酶降解,其半减期延长至80~160min。目前奥曲肽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疾病和多种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临床试用发现奥曲肽对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VIP)瘤、类癌综合征、胰岛素瘤、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瘤、胰高糖素瘤、胰源性异位Cushing's综合征等多种消化道内分泌肿瘤均可控制症状,部分病人肿瘤生长亦可受控制。笔者就其在治疗消化系内分泌肿瘤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4.
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不同矫治设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疑难错[牙合]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有加重的趋势,矫治的难度也明显加大。如何应用非手术的正畸方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正畸医师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收集了作者近年来矫治完成的恒牙期骨性Ⅲ类错殆患者26例。根据矫治技术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2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方法。方法经常规治疗无效的DKA患者36例,采取目标降糖策略,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和奥曲肽治疗。结果治愈率83.3%(30/36),病死率16.7%(6/36)。血糖控制与低血压、低氧血症纠正呈明显负相关。血糖控制与高渗血症、酸中毒纠正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目标降糖策略是DKA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注射用氨曲南致变态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枚飞 《护理研究》2008,22(10):2724-2724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2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既往无过敏史。入院后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50mL加注射用氨曲南2g,每日1次。给药10rain后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胸闷及畏寒,全身皮肤可见散在风团样皮疹并伴明显瘙痒。考虑为注射用氨曲南所致变态反应,立即停用氨曲南.同时给予生理盐水500ml.静脉瑜注,地塞米松10mg加小壹.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液体中静脉输注。1h后病人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初步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浓度测定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46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167份血清样本的GM浓度,根据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评价GM测定前后诊断的变化,并计算该诊断试验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按照试验中测定的界值,该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87.5%。GM测定阳性为15例,GM测定阴性为31例,通过GM测定临床诊断IA者由11例增加至19例,且GM浓度与患者疾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通过ELISA方法进行血清GM检测可以为早期诊断IA提供有力证据,是一项快速、较灵敏的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再以25ug/h静脉滴注,连用72小时。结果:24小时止血率达56.3%,72小时止血率达96.9名,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毒副作用。结论:奥曲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在急救过程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999.
背景:巴曲酶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想药物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此对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进行深入认识很有必要。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PAF受体基因(PAF-R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于2004-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研中心完成。选择4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200~250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I组:假手术组;Ⅱ组为生理盐水组:Ⅱa为缺血6h再灌注6h组,Ⅱb为缺血6h组;Ⅲ组为巴曲酶组:Ⅲa为缺血6h再灌注6h组,Ⅲb为缺血6h组。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0)及再通模型。应用RT-PCR技术检测MCA0及再通后缺血半暗带皮质PAF受体基因表达,同时用ELISA检测对应血浆PAF值。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时间点各组缺血半暗带皮质PAF mRNA表达及血浆PAF值。结果:生理盐水组中再灌组及缺血组PAF值均明显升高,Ⅱa,Ⅱb分别为(1480&;#177;249)和(1052&;#177;199)ng/L,而PAF-RmRNA表达降低,分别为0.44&;#177;0.06和0.48&;#177;0.05,分别与对应假手术组比较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巴曲酶组中再灌注及缺血组PAF值均降低,为(848&;#177;80)和(743&;#177;105)ng/L,PAF-RmRNA表达增强(0.63&;#177;0.08和0.67&;#177;0.06),与对应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巴曲酶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PAF水平,并且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皮质组织PAF-RmRNA表达有影响,以期为预防性干预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00.
依西美坦片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弘宇  黄萍  张其忠  陈强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108-1109
目的:观察依西美坦片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试验组(A)99例。脱落3例,服用依西美坦片25mg,每天1次;对照组(B)97例,脱落32例。服用来曲唑片2.5mg,每天1次。服用4-8周4-12周后进行评价。疗前及疗后第4、8周检测血浆中雌二醇(E2)水平。结果:A组可评价疗效96例;B组可评价疗效94例。有效率分别为30.2%和23.4%,其中软组织转移灶的疗效分析为47.1%和40%,骨转移的疗效分别为8%和17.6%,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别为了38.9%和40.7%,胸壁转移的疗效分别为66.7%和42.1%,肺转移的疗效分别为15.8%和15.4%,肝转移的疗效均为0,E2的抑制率服药4周后分别为29%和28%,8周后分别为35%和36%。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产生及肝,肾毒性。结论:依西美坦片与来曲唑相比,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E2抑制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副反应轻,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