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49篇
  免费   7607篇
  国内免费   9577篇
耳鼻咽喉   2687篇
儿科学   1799篇
妇产科学   2514篇
基础医学   9593篇
口腔科学   3378篇
临床医学   51465篇
内科学   16550篇
皮肤病学   1966篇
神经病学   3483篇
特种医学   115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8篇
外科学   19727篇
综合类   60133篇
预防医学   21013篇
眼科学   2962篇
药学   26802篇
  195篇
中国医学   8731篇
肿瘤学   5370篇
  2024年   762篇
  2023年   2846篇
  2022年   2835篇
  2021年   3712篇
  2020年   4062篇
  2019年   3760篇
  2018年   2036篇
  2017年   3343篇
  2016年   4205篇
  2015年   5447篇
  2014年   10938篇
  2013年   11016篇
  2012年   14585篇
  2011年   16694篇
  2010年   15897篇
  2009年   15568篇
  2008年   20517篇
  2007年   17592篇
  2006年   16591篇
  2005年   17654篇
  2004年   14412篇
  2003年   12484篇
  2002年   6607篇
  2001年   5558篇
  2000年   3660篇
  1999年   2976篇
  1998年   2417篇
  1997年   2163篇
  1996年   1785篇
  1995年   1695篇
  1994年   1459篇
  1993年   754篇
  1992年   941篇
  1991年   928篇
  1990年   665篇
  1989年   715篇
  1988年   213篇
  1987年   208篇
  1986年   168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对学龄期近视进展儿童进行调节功能的客观检查与分析,观察调节功能与近视进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视光学门诊定期就诊的71名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近年的屈光度进展速度,按≤0.50 D·a-1、>0.50~1.00 D·a-1、>1.00~1.50 D·a-1、>1.50 D·a-1分为4组,使用人眼调节分析仪对受试者进行调节功能的客观测量与分析,记录不同调节刺激视标下4组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和客观调节微波动值,并作对比。结果 在所有调节视标上,各组随着调节刺激幅度增加,客观调节反应值也逐渐增加,4组在不同调节刺激视标下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及平均的客观调节反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0.50 D·a-1、>0.50~1.00 D·a-1、>1.00~1.50 D·a-1、>1.50 D·a-1近视进展速度组调节微波动值分别为(62.2±5.6)D、(62.5±5.3)D、(66.5±6.0)D和(58.0±6.5)D,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4,P=0.001),在+0.50~-0.50 D、-2.00 D调节刺激视标下,4组的客观调节微波动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其余调节刺激视标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学龄期儿童的近视进展速度,客观调节微波动值相对于客观调节反应值可能是一个更为敏感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2.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饱胀部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不适,伴呃逆,无黑便,无反酸、呕吐、腹泻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V-DNA 2730 IU/mL;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50/AFP)均正常。影像学检查: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肝右前叶下段见一稍低密度结节影,形态欠光整,边缘模糊,大小约1.7 cm×2.2 cm,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主要表现为边缘强化,静脉期呈持续强化,病灶实性部分平扫CT值约为39 HU.  相似文献   
23.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7555,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1-5547/R。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活禽市场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情况,为科学评判疫情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3—4月在全市活禽市场外环境采集笼具擦物、冼禽污水、禽粪、砧板擦物、禽类饮用水等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5、H9、H7核酸,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集全市36个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1 855份,阳性393份,阳性率为21.19%,其中H5阳性28份,H7阳性2份,H9阳性198份,H5和H9混合阳性37份,其他亚型(FluA阳性,H5、H7、H9 阴性)128份;不同地区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和乡镇市场采集的标本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种类型的标本中,洗禽污水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砧板擦物, 再次是禽类饮用水和笼具擦物,禽粪的阳性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城港市活禽市场环境普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污染,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采取了综合防控措施后,防城港市没有发生人间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25.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部分患者可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预后不佳。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可能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密切相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浸润及转移过程中,MT1-MMP可发挥分解细胞外基质以及活化MMPs等作用,对疾病进展起到促进作用。对MT1-MMP抑制剂的研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针对MT1-MMP的不同作用已经研发出多种类型的靶向药物,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正>微小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蛋白翻译,参与调控人体一系列重要生理病理过程。1资料与方法1.1组织样本采集选择2014年5月-2014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6名。男性2例,女性4例。其中HT患者3例(男性1例,女性2例);PTC患者3例(男性1例,女性2例)。另  相似文献   
27.
28.
29.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对宫颈癌患者癌组织血管新生能力和wnt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峰峰总医院肿瘤科诊治的宫颈癌并行放化疗后手术切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施加吉西他滨,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后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VEGFA、VEGFC、VEGFD及病灶与健康组织外因子蛋白1(wnt1)、wnt3a、wnt8、β-链蛋白(β-catenin)水平。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VEGFA、VEGFC、VEGFD水平及健康组织Wnt1、Wnt3a、Wnt8、β-catenin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VEGFA、VEGFC、VEGFD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灶组织Wnt1、Wnt3a、Wnt8、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健康组织,实验组患者病灶组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吉西他滨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其血管新生因子和Wnt通路相关指标水平,进而降低其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