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4篇
  免费   1208篇
  国内免费   27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242篇
基础医学   31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976篇
内科学   1554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89篇
特种医学   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830篇
综合类   5568篇
预防医学   633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196篇
  21篇
中国医学   510篇
肿瘤学   1258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1158篇
  2011年   1166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1145篇
  2008年   1959篇
  2007年   1768篇
  2006年   1645篇
  2005年   2120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485篇
  2001年   616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表明,2/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治疗5年内死亡,在美国血透患者年死亡率高达24%,其中约一半死于心血管疾病。虽然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体重指数等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但最近许多研究提示,ESRD患者超乎寻常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不完全与传统的危险因子相关。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相比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为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的患者反而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有学者将ESRD患者这种特殊表现称为“逆流行病学”(reverse epidemiology)现象。  相似文献   
22.
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中原医刊》2006,33(23):24-25
目的观察各级心功能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对慢性心功能不全伴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9例心脏病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成4组,测定空腹血清甲状腺激素,观察统计各级心功能组T3、T4、TSH值的变化规律,并对38例符合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NTIS)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0例):常规抗心力衰竭 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乙组(18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峰与A峰比(E/A),6m in步行距离,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次数,T3、T4水平,平均心率变化。结果血清T3、T4水平随心功能减退而逐渐降低,各级心功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H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级、II级组与III级、IV级组NIT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治疗后LVEF、E/A及6m in步行距离均有提高,LVDd缩小,T3、T4纠正接近正常(P<0.01),尤以甲组显著;两组治疗后LVEF、E/A、6m in步行试验、LVDd和T3、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住院率及病死率均低于乙组(P<0.01)。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中T3、T4水平随心功能减退而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能反映心功能状况,小剂量甲状腺激素辅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伴低甲状腺素水平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其心功能,并降低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且对心率无增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国内统计表明,外科手术病人中遇到糖尿病患者为3%,其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易患胆道疾病。2003—2005年对30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采用胰岛索泵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急症,也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给予确诊及治疗,死亡率极高。2000年4月~2003年7月,我院共收治4例上消化道出血昏迷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绍兴地区19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产妇死亡率是代表卫生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浙江绍兴地区对三级妇幼保健网络进行孕产妇死亡监测近2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围生质量大大提高。但近几年孕产妇死亡率有所回升,现就本地区1986年至2004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6.
疟疾和其他媒介生物传播疾病作为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组成部分,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证明媒介生物控制可以预防、降低或消除疾病传播降低死亡率,但其作用还远未被认识。  相似文献   
27.
随着冬天的到来。气温不断地下降,人体的生理活动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据有关医疗机构统计,中老年人的很多疾病都是在这个时候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患往往在冬季容易发病,心血管疾病患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冬季最高。那么,中老年人该如何安全度过寒冬呢?  相似文献   
28.
住院分娩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平安渡过分娩期的主要措施,尤其是高危孕产妇,必须采取住院分娩。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产科出血等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的各种因素,处理难产,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平安。近几年,笔者通过对我县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年终考核发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明显低于城镇,严重地威胁着母子平安。农村孕妇受多种因素影响,仍然采取非住院分娩的方式,潜伏着各种危险因素,从根本上说也是我县孕产妇死亡率缓慢下降(甚至有时出现反弹现象)和新生儿疾病高发的直接原因,从而给妇幼保健…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哈尔滨市1996—2005年围产儿死亡分析,了解我市围产儿死亡变化规律及其死因分布特点,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策略,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改善孕产期及围产期保健服务的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0.
来自于瑞典Linkoping大学医院的主要研究人员Bo Nordenskjold博士指导的研究小组报道说,对乳腺癌患者而言,它莫西芬(tamoxifen,TX)辅助治疗5年时间(而不是2年)似乎可降低冠心病(CHD)的死亡风险;研究结果强力支持TX作为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且与其他形式的辅助治疗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