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目的建立胶黏剂中正己烷的测定方法。方法用无水甲醇萃取胶黏剂中的正己烷,选用DM-1701柱分离样品中正己烷等挥发性有机物,FID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定性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在所给的实验条件下,正己烷与样品中其它组分分离效果较好,进样1.0μl 5.2~1 296 mg/L的正己烷标准,线性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45 381x 18 578,r=0.999 4,变异系数RSD为1.7%~3.9%,回收率为94.4%~104.6%。结论本方法适用于胶黏剂中正己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牛黄和以其为主药的3个中药制剂对正己烷所致小鼠脂质过氧化性组织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36只CD小鼠分为6组,用牛黄和3个中药制剂对正己烷急性染毒的小鼠进行干预,分别观察小鼠的肝、肾脏器系数,肝、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正己烷染毒小鼠肝、肾组织中MDA增高并伴有明显的组织病理损伤。采用牛黄和中药制剂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肝、肾组织中MDA水平并减轻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论牛黄及其中药制剂对正己烷诱发肝、肾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具有一定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3.
慢性正己烷中毒11例临床分析与神经电生理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疼痛、麻木、无力、泌汗异常、 痛温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肌肉萎缩等,神经电生理检查9例有周围神经的损害,即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的波幅异常及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异常.参照诊断标准(GBZ 84-2002),2例诊断为重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5例轻度中毒.入院后给予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地塞米松、血栓通等药物治疗,于3个月后症状开始缓解.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正己烷接触工人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方法分别检测正己烷接触工人63名及对照组50名工人的尿2,5-己二酮、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及髓鞘碱性蛋白(nap)水平。结果接触组工人尿2,5-己二酮含量为0.31-10.38mg/gCr,对照组未检出;接触组血清NSE和MBP含量分别为(9.02±3.87)ug/L和(1.47±0.41.)u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己烷接触可导致血清NSE及MBP水平的升高,尿2,5-己二酮、血清NSE和MBP水平可作为正己烷接触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5.
正己烷诱发红细胞血影蛋白共价交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正己烷对红细胞血影蛋白(Spectrin,Sp)共价交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正己烷0、168、675、2 700 mg/kg,连续8周(5 d/周).抽提红细胞膜蛋白,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浓度,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以硝酸银染色,吸光度扫描计算蛋白含量,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血影蛋白.结果染毒8 周后,2 700 mg/kg 组动物红细胞膜蛋白浓度为:(5.88±0.89)g/L,经SDS-PAGE,硝酸银染色见相对分子质量460 kD (≈460ku)异常蛋白条带,经Western blot证实为Sp共价交联产物,带形为连续"拖尾"状.结论正己烷可能会引起Sp共价交联.  相似文献   
106.
莆田市城厢区制鞋业3例正己烷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己烷 (Hexane)常温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 ,易挥发 ,几乎不溶于水 ,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正己烷在生产环境中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收 ,在体内的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 ,主要分布于血液、神经系统、肾脏、脾脏等。 2 0 0 2年我区发生 3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人 ,现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发生 3例正己烷中毒病例均为女性 ,年龄为 2 4~ 2 8岁 ,均为嘉裕华鞋厂刷胶工人 ,工龄 13~ 2 8个月 ,平均 2 2个月 ,均接触无苯胶水 (由天然橡胶和溶剂汽油浸泡而成 ) ,每天工作约11~ 13h ,中午时常在刷胶车间休息 ,工作时无配戴活性炭口罩…  相似文献   
107.
穿心莲内酯微囊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G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心莲内酯(1)具有抑制和延缓由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引起的体温升高作用,还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但味道极苦,限制了临床应用,制成微囊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微囊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有机溶剂丙酮、正己烷。英国药典2001年版中正己烷和丙酮分别被列为Ⅱ、Ⅲ类有机溶剂,限度分别为0.029%和0.5%。为了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和保证用药安全,本文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1微囊中丙酮、正己烷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中国版)对23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进行测试。以全国常模作为对照。结果男女各量表均分与全国常模相比,男性疑病、精神分裂、轻躁狂量表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女性疑病、精神分裂量表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男女各量表标准分(T分)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度中毒患者效度分、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原始分显著高于中、重度中毒患者(P<0.05)。各量表T分用Q型聚类可聚成3类不同人格结构:量表分无升高占65.2%;疑病、抑郁、癔症、精神衰弱量表分升高占21.7%;偏执、社会内向、精神衰弱、精神病态、轻躁狂、疑病量表分升高占13.0%。结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具有显著的人格偏离,其人格特征类型并不划一,男女的心理问题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正己烷的使用量与接触人数逐渐增加,且在电子行业比重较大,正己烷中毒事件不断发生。2005年2月我中心收到了某电子企业24名职工的职业病诊断申请,我们进行了调查、诊断,情况分析如下。1职业卫生学调查24名患者均系某电子企业加工车间工人,使用“去渍油”  相似文献   
110.
以接触正己烷为例生物监测中需要采样策略AntonioAuttietal.有人建议测定尿中2,5-己二酮(2,5HD)作为接触正己烷的常规监测方法,但对以下问题仍有争论:非接触人群尿中不是否存在2,5HD,2,5HD与空气中正己烷浓度(Ci-H)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