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间叶组织瘤,免疫组化与影象学检查是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而完整的手术切取是治疗的关键,格列卫作为治疗无法切除的和已发生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线药物,在延缓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2.
胃肠道基质肿瘤及其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基质肿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 ,GISTs)为原发于胃肠道和腹腔的间质细胞肿瘤,其在胃肠道肿瘤中所占比例<1% [1] 。早期文献中GISTs被认为是胃肠道平滑肌或软组织肉瘤[2 ] 。1960年学者们应用电子显微镜[3 ] 及随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4] ,发现该肿瘤无平滑肌细胞特有结构和免疫标志。1990年Hirota等发现KIT蛋白活化与GISTs发生密切相关,指出了GISTs的现代内涵。格列卫(Gleevec ,又称STI5 71,它是1种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抑制KIT蛋白活化,取得靶向治疗肿瘤的成功。本文通过回顾胃肠道基质肿瘤一系列诊断和…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36例患者中31例患者单用格列卫治疗,有5例加用亚砷酸治疗,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格列卫剂量。开始每2天复查外周血涂片、血常规,每周复查肝肾功能,1个月后每周复查外周血涂片、血常规,每2周复查肝肾功能,每1个月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每3个月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个月时血液学缓解率(包括CHRT和NEL)66.7%,服用格列卫3个月后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5例附加染色体异常消失,其中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3例,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2例。血液学不良反应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水肿多见,其次为骨骼肌酸痛、乏力、头昏常见,而胸腔积液、头痛、皮疹等少见。结论尽管格列卫是一种较安全的药物,其治疗慢粒急变期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4.
邹威  袁长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307-1308
格列卫(Gleevec or Glivec)作为针对bcr-abl融合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是第一个治疗恶性肿瘤的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临床上已应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胃肠恶性问质瘤(GIST),作为21世纪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药物的先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处于生育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比例有增高趋势,因而我们对应用该药情况下是否可以妊娠及妊娠过程中用药相关的问题产生了兴趣,国内尚未见有关妊娠期间应用格列卫的病例报道,本文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此方面研究的进展及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李菲  黄萍  周莹  伍世礼 《山东医药》2008,48(42):98-98
Ph染色体是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标记性染色体,约98%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可见,是这类疾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美国FDA已批准格列卫用于Ph^+的CML慢性期的一线治疗。2006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格列卫治疗5例Ph^+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例1男,36岁,自2001年3月无诱因出现腹胀、消瘦,体检:脾大,左肋下6 cm;血常规:WBC 66×109/L,Hb 112 g/L,PLT 330×109/L,骨髓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Ph1染色体( ),bcr/ab1融合基因( )。羟基脲治疗6个  相似文献   
37.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是一种分子靶向药物,通过形成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复合物而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3例Ph染色体阳性CML患者。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典型遗传学特征为(t9;22)(q34;q11)易位,导致bcr/abl融合基因形成。该基因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为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能激活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干扰细胞的正常基本生理活动,是CML发病的关键因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格列卫能竞争性结合酪氨酸激酶的ATP结合位点,抑制该酶活性,从而有效地治疗CML,是目前公认的比较理想的靶向治疗CML的小分子药物。针对CML的某些耐药机制,现正在研究多种新型有效安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39.
侯静兰,药学硕士,现任诺华制药(中国)肿瘤事业部总经理。生长于台湾并毕业于台湾大学药学研究所,已在诺华制药工作20年,工作领域涉及常用药品、特药(包括移植、免疫、肿瘤),在诺华多次获得全球领导力大奖,一直以来以建立有效领导力团队、鼓励跨部门合作与沟通为内部宗旨。2012年5月  相似文献   
40.
胃肠间质瘤格列卫治疗前后的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对放疗和化疗有效率很低,主要依赖手术。格列卫的问世,使GIST的治疗和预后明显改观。结合我院格列卫治疗GIST1例,探讨其病理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