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6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472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2篇
  5篇
中国医学   134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实验组(2018年7—12月)52例、对照组(2018年1—6月)46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功能锻炼及卧床休息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20 d后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JOA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OQ)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PSQI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49/52),对照组为80.4%(37/4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采用耳穴压豆(降压沟)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对符舍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耳穴压豆治疗,时比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周耳穴压豆于降压沟治疗,患者血压下降,伴随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豆贴于降压沟治疗高血压对血压、症状影响明显,没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55-57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应用耳穴压豆,防治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以进行含顺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试验组一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甲磺酸托烷司琼注射液,于化疗前30min开始应用耳穴,试验组二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甲磺酸托烷司琼注射液,于化疗前24h开始应用耳穴,试验组三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甲磺酸托烷司琼注射液,于化疗前48h开始应用耳穴,对照组的患者单纯采用甲磺酸托烷司琼注射液。结果在恶心呕吐症状发生情况方面,四组患者中,试验组二的症状发生率最低,持续时间最短,但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体趋势上,试验组减轻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试验组二中减少化疗所导致的呕吐的情况较好。结论耳穴压豆对于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化疗前24h开始应用耳穴压豆,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镰形棘豆总黄酮对糖尿病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KKay小鼠模型,分别以低、中、高剂量(0.1、0.2、0.4 g/kg)的镰形棘豆总黄酮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每天给药前观察动物一般状况;造模的第0、2、4周分别检测记录一般状况、体质量和空腹血糖;第5周时,取肾脏组织进行HE染色,采集的血清中肌酐(creatinine, Cr)、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尿酸(uric acid, UA)含量变化用于评价肾功能以及检测肾间质中的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镰形棘豆总黄酮可以剂量相关性地减轻糖尿病KKay小鼠的体质量、血糖显著下降(P<0.05);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显著下降,血清中Cr、BUN以及UA均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肾组织中肾小球数量明显增多,肾小球细胞数目以及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 ECM)明显减少;抗体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有所提高,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显著下降(P<...  相似文献   
7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76-80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腹部拔罐治疗TURP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TURP术后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联合腹部拔罐预防便秘,记录术后3 d内两组患者首次排便的时间、排便性状、患者自觉通畅度、排便评分量表得分。结果 3 d内排便患者,实验组排便48例,未排便2例,有效率为96%,对照组排便30例,未排便20例,有效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便性状,实验组3 d内首次排便成形细软42例,干结8例,性状正常率为84%,对照组3 d内首次排便成形细软11例,干结19例,性状正常率为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觉通畅度,实验组排便自觉通畅45例(90%)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量表评分,实验组0~14分患者40例(80%),15~28分患者8例(16%),对照组0~14分患者13例(26%),15~28分患者17例(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腹部拔罐治疗可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排便,能有效减少TURP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且依从性好、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应用耳穴埋豆法结合中药足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就诊的失眠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中药足浴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耳穴埋豆法治疗,比较失眠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5.62±2.15)分,失眠症治疗有效率为9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2±2.45)分、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护士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77.
肛门直肠疾病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疼痛、便秘和尿潴留,临床治疗多采用药物疗法,副作用大,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相应穴位,达到活血止痛、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便秘、尿潴留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耳穴压豆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睡眠严重程度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在二胎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行剖宫产术的二胎产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毕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镇痛护理,观察组给予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镇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痛效果、舒适度、胃肠道恢复情况、泌乳及哺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T1)、6 h(T2)、24 h(T3)两组患者切口疼痛、宫缩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显著升高趋势(P <0. 05),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量表(RSS)评分、舒适度评分(BCS)及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初乳时间及0~24,24~48 h哺乳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耳穴埋豆、穴位贴敷镇痛方案干预二胎子宫收缩痛产妇,可有效减轻其术后切口及宫缩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母乳量,效果与镇痛泵持平,可替代镇痛泵,减少产妇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安全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和探讨耳穴埋豆联合艾灸对于治疗脑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临床上60例脑中风后出现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耳穴埋豆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便秘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与其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疗效判定中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埋豆和艾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手段,疗效肯定,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在脑中风后的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