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03篇
  免费   1939篇
  国内免费   509篇
耳鼻咽喉   100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170篇
基础医学   1137篇
口腔科学   406篇
临床医学   10357篇
内科学   1473篇
皮肤病学   361篇
神经病学   287篇
特种医学   24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1514篇
综合类   23814篇
预防医学   35414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8806篇
  83篇
中国医学   3478篇
肿瘤学   349篇
  2024年   406篇
  2023年   1285篇
  2022年   1078篇
  2021年   1345篇
  2020年   1431篇
  2019年   832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1016篇
  2015年   1606篇
  2014年   4471篇
  2013年   4164篇
  2012年   5673篇
  2011年   6303篇
  2010年   6218篇
  2009年   6860篇
  2008年   7535篇
  2007年   6610篇
  2006年   6583篇
  2005年   6812篇
  2004年   5061篇
  2003年   3318篇
  2002年   2393篇
  2001年   1817篇
  2000年   1325篇
  1999年   1056篇
  1998年   894篇
  1997年   662篇
  1996年   614篇
  1995年   582篇
  1994年   443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背景: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加强房颤经直流电复律(DCC)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但尚没有相关比较试验。本研究的目的是:①确定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如果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是否更可能维持窦性心律超过6个月。如果是这样,进一步确定是否有一种药物优于另一种药物。②确定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是否更利于DCC前6周内化学复律。③确定是否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DCC更容易成功。方法:应用胺碘酮(n=27)、索他洛尔(n=36)或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n=31)的前瞻性、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胺碘酮组(A组)7例患者发生化学复律,索他洛尔组(S组)也有7例患者发生化学复律,而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组(N组)未出现1例化学复律。S组的33例患者(92%)、A组22例患者(81%)及N组23例患者(74%)心脏复律后为窦性心律。最初的患者组中,A组中17例患者(63%)在6个月随访时仍保持窦性心律,而S组为14例(39%),N组5例(16%)[A组vsN组,P〈0.0002,P〈0.0006^B(Bonferroni校正后);A组vsS组,P=0.05,P=0.15。;S组vsSN组,P=0.03,P=0.09^B]。  相似文献   
92.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躯体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躯体健康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1995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人385例,分为长期组185例和初次组200例。对其躯体检查中发现的生物学异常指标及躯体疾病进行对照分析及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合并躯体疾病发生率为41.62%,高于初次组(23.00%)。排前6位的躯体疾病或异常生物学指标依次为:高血脂48例(25.95%);心脏病/心电图异常33例(17.84%);高血压31例(16.76%);贫血27例(14.59%);肝病或肝功能异常21例(11.35%);糖尿病20例(10.81%)。结论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合并躯体疾病的风险相当高,对精神药物等专科治疗的安全性构成潜在或现实风险。对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病人精神药物用量宜小,以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虚假医疗广告充斥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严重干扰了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欺骗和误导患者,侵害了患者的正当权益,各地卫生、工商宣传等各部门几年来连续将打击虚假广告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但收效甚微。本文具体分析了虚假医疗广告的产生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
供应室是医院供应无菌医疗器械和敷料的专业部门。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医疗用品进行回收、清洗、包装、消毒、保管和发放工作。以保证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不管各级医院编制。床位多少,都需要有一个设置完整的消毒供应室和相应的人员配备。目前,国外有越来越多的医院设立了中心消毒部。这无疑加强了供应室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保证灭菌物品质量。加快物质合理周转使用和节约能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加强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去污处理,  相似文献   
95.
急救中心是医院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的最前哨,所担负的任务是对需要急救病人进行迅速的诊断和处理,呈现的特点是“急、忙、杂”;工作对象是各种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性格的人群,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的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亦不断增强。患者对急救护理的质量和护理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急救护理过程中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可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就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6.
直径≤5cm的卵巢包块3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妇科门诊发现的直径≤5cm的卵巢包块病例数明显上升,其中包括卵巢肿瘤和卵巢瘤样病变。以往认为对诊断不明的直径≤5cm的卵巢包块可以短期观察,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腹腔镜的广泛应用,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可能。我们对直径≤5cm的卵巢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
面对当前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伤病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部队官兵对保健需求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军队的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军队的护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何适应形势.加强护理工作管理,是当前护理工作亟待解决和探讨的,本文结合军队疗养院工作实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8.
何应团 《健康大视野》2006,14(12):74-75
医院感染已严重影响到病人的安危,医务人员的健康、医疗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行,在某种程度上医院感染还会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艾滋病的入境和2003年春天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暴发流行已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教训,2005年宿州市立医院发生的医源性眼球感染事件,2005年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经输血感染艾滋病事件又一次让世人震惊,同时也说明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庸置疑。  相似文献   
99.
王少鑫  孙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823-2824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往曾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很多顽症已被逐渐攻克.然而各种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减轻患者痛苦并采取必要的手段控制病情的发展是医学工作者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各种塑料和金属支架的应用给具有消化道梗阻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对支架在消化系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针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一般的公众甚至不少政府官员都把矛头指向市场化的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指责罔顾社会公益。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和医生们则大呼冤枉,他们反过来抱怨政府可怜的投入不仅无法维持医院本身正常运作,甚至无法保障医护人员的基本生存。由此一来,似乎问题也容易解决,那就是政府追加投入,事实上,要求政府增加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呼声此起处伏,这在3月召开的“两会”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毫无疑问、政府投入过低,医疗服务部门的资源配置任由市场力量(也就是病人的花费和流向)所主宰,这的确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问题在于政府增加了投入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如果政府把大量资金继续投向医院,是否就能保证民众不再望医兴叹了呢?如果公立医疗机构一手向政府要钱,另一手继续从病人身上赚钱,那又如何是好?政府增加投入固然重要,但是政府有限的资金应该如何投入医疗卫生事业,这才是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共政策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