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89篇
  免费   1475篇
  国内免费   550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333篇
妇产科学   349篇
基础医学   1165篇
口腔科学   447篇
临床医学   6273篇
内科学   2935篇
皮肤病学   274篇
神经病学   539篇
特种医学   1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313篇
综合类   12919篇
预防医学   3616篇
眼科学   658篇
药学   5919篇
  129篇
中国医学   2492篇
肿瘤学   442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932篇
  2022年   785篇
  2021年   1117篇
  2020年   1148篇
  2019年   1226篇
  2018年   524篇
  2017年   1143篇
  2016年   1125篇
  2015年   1428篇
  2014年   2606篇
  2013年   2330篇
  2012年   2838篇
  2011年   2908篇
  2010年   2769篇
  2009年   2553篇
  2008年   3081篇
  2007年   2643篇
  2006年   2174篇
  2005年   2398篇
  2004年   1355篇
  2003年   1242篇
  2002年   944篇
  2001年   709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439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992.
目的对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助产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对过去一年之内接诊的自然分娩初产妇资料100例加以分析,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加以分组,给予5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常规助产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接受无保护助产护理措施,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疼痛评分、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明显;两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以及会阴裂伤出现几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开展无保护助产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分娩安全性,缓解分娩疼痛。  相似文献   
993.
李安录 《大家健康》2016,(5):136-136
目的:比较和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07月~2016年07月之间,本院收治的118例腹股沟疝患者。对患者根据入院时间进行划分组别治疗:观察组(患者59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59例)应用传统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术后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100.0%)以及并发症发生率(3.39%)方面较之对照组患者(84.75%,22.03%)都有明显的优势,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中,无张力补片法比传统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更加的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少,因此,应该在腹股沟疝的的治疗过程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联合无菌生物护创膜对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SD大鼠86只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只)和研究组(43只),均建立背部开放性慢性创面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研究组大鼠采用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联合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比较两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不同时间段创面愈合率及新生微小血管密度。结果研究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14、21天,研究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和新生微小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创面采用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联合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可显著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加快创面愈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焦虑情绪=紧张+担心焦虑与害怕是两种不同的情绪,有时很难区分。不过,害怕一般指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事件的恐惧的感觉,认为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或事件具有威胁性;而焦虑则是无根据的、源自身体内部的反应,更多地表现为紧张与担心。一般来说,焦虑的表现包括:●生理症状,如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心慌、气急、头晕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6例COPD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分为A组,16例意识障碍不明显患者分为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Glasgow昏迷评分、NPPV天数、住院天数、最高IPAP、NPPV成功率、住院病死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NPPV成功率和住院病死率分别为68.75%(11/16)和18.75%(3/16),B组分别为81.25%(13/16)和12.5%(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最高IPAP均值较B组高6 cmH2O,且NPPV和总住院时间也较B组长3和7 d(P〈0.05或P〈0.01)。A组胃肠胀气和面部皮肤损伤较B组发生率高(68.75%比18.75%,25.0%比6.25%,P〈0.05)。结论 NPPV对COPD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意识障碍不是NPPV治疗的绝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较低,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治疗中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王洪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99-3000
笔者应用美国GreenlightPV绿激光系统(简称绿激光)联合注射用表柔吡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41例,疗效较好,未见复发,无出血,术后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1例均为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患者,男6例,女35例,年龄35~72岁,平均56.6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尿频、尿急,排尿困难5例,血尿11例,均经膀胱镜取病理,确定诊断为腺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Modified Kuge1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Modified Kugel无张力修补术治疗161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阴囊血清肿1例,腹股沟区疼痛2例,肺部感染2例,尿潴留38例,无使用止痛剂,无睾丸萎缩,无切口感染.平均随访4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行modified kugel无张力修补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当今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索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有创-无创序贯组)56例,对照组(持续有创组)54例,两组患者开始时均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模式,由辅助/控制(AC)模式逐渐向同步间歇指令(SIMV)压力支持通气过渡,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出现后,治疗组撤去有创通气,序贯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持续进行有创通气,直至脱机,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例数及住院时间,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组中有创通气时间(7.2±2.8)d,总机械通气时间(13.5±7.4)d,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住院时间(13.7±7.5)d,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时机,对于治疗AECOPD患者,能有效的减少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VAP发生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