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3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86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817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3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59篇
综合类   2432篇
预防医学   702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929篇
  7篇
中国医学   4136篇
肿瘤学   126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27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世界上有1亿多人患有哮喘,国内患者至少在1千万人以上,其中16岁以下少年儿童占半数,其发病率、死亡率正呈不断上升趋势。哮喘的诱发因素空气质量下降:随着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72.
冬梅 《长寿》2007,(7):23-23
时下烈日炎炎,“吹风”“纳凉”成为人们消夏、避暑的好方式.但如果不讲究科学或对空调等使用不当。极易感受风寒湿邪.引起肩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诱发漏肩风。对此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73.
钟敏  魏林林  叶兵 《光明中医》2005,20(3):46-48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AICH)可能存在的治疗时间窗及中风1号汤(ZF1H)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187例加用中风1号汤口服,对照组180例.主要观察治疗后30天的病死率、使用ZF1H 30天后统计凝血功能(PT,APTT)的影响、残疾程度(G0S)及哥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ZF1H可以降低对照组AICH患者30d的病死率.结论中风1号汤可以降低AICH患者30d病死率,提高GC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4.
眩晕是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有视物旋转性眩晕者为真性眩晕。仅有头晕、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称假性眩晕。眩晕不伴瞬间意识丧失。本组应用纳洛酮与利多卡因治疗眩晕各30例,疗效对照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5.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5例病理分型及X线诊断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5例病理分型、X线平片、X线钡餐造影和钡剂灌肠诊断选择进行分析。结果平片异常37例,无异常8例。胃肠钡餐造影37例,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异常18例;十二指肠、空肠上段沿中腹部呈螺旋形下降10例;空肠、小肠分布异常8例;随访至盲升结肠21例均发现盲升结肠异位。钡剂灌肠造影30例,盲肠异位29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可分成两大病理类型:(1)单纯型肠旋转不良9例,无索带肘迫或中肠扭转;(2)复合型肠旋转不良36例,伴有索带压迫或(和)中肠扭转。腹部X线平片异常均为非特异性表现。钡餐造影适合于非完全梗阻病例。钡剂灌肠对十二指肠完全梗阻病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旋转强恒磁场(RCSMF)对SD大鼠的骨骼生长发育及相关激素的影响,为RCSMF促进人体增高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25日龄的SD大鼠置RCSMF下,1.5h/d。每5天取血检测大鼠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雌激素(E2)等与骨骼发育相关的激素,同时测量每组大鼠的身长、体重和尾长,并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RCSMF对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和动态学参数的影响。结果RCSMF处理后大鼠的身长[实验组(25.28±0.41)cm。对照组(24.05±0.35)cm;P〈0.01]、体重[实验组(445.90±16.88)g,对照组(382.22±12.78)g;P〈0.01]、胫骨长[实验组(3.89±0.13)cm,对照组(3.66±0.10)cm;P〈0.01]和股骨长[实验组(3.65±0.08)cm,对照组(3.51±0.06)cm;P〈0.01],上述多项参数以及骨骺板等相关形态计量学数据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身长与相关激素的关系显示:大鼠身长与GH、IGF—I和E2有显著相关性。结论RCSMF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刺激与骨骼生长发育相关激素的生成、释放,并影响软骨细胞的增殖功能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7.
陈沂民  冯承臣 《人民军医》1997,40(4):201-201
我科自1987年以来,收治示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7例,全部再植成活,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6~34岁。左侧3例,右侧4例。离断手面:示指近节基)&5例,掌指关节2例。肌胜抽出长度:伸肌腱4~12cm,屈肌腱12~25cm;指动脉、神经抽出长度1~7cm,指静脉0.2~3cm。伤后至手术时间:3~8h。7例全部成活,随访0.5~4年,示指指间关节伸屈幅度10°~90°,掌指关节融合者30°~90°,修复神经的分布区皮肤触、痛、温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距离6~12mm。1.2再植方法在离断平面以近5cm处剪断断指的肌腱,用肥皂…  相似文献   
78.
自1987年1月我们收治16例肠转移不良患儿,其中新生儿9例,4例为早产儿,无1例死亡,但有5例并有空肠闭锁,胃破裂、膈疝、环胰的患儿需要再次手术。其原因因为吻合口功能不育,忽略环胰以及十二指肠上不育分,Ladd手术后对并有环胰遥肠旋转不良应当作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作者认为,为了避免因梗阻持续而再次手术,应该对小肠旋转不衣以及并发的其它畸形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CT球管故障原因复杂多样.按故障部位可大致分为管芯、管套和散热器故障。而管芯故障以真空度下降,管芯内打火,灯丝开路或半开路。玻璃管壳破碎,旋转阳极不转,X线量不足为主;管套故障则以管套内打火和管套内漏油为主:散热器故障以风扇、油泵损坏和过滤阻塞为主。笔者在长期大量的维修实践中.将自己遇到的两例少见故障分析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0.
三角肌中部纤维束带致旋肩外展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1990年7月~1994年5月共收治6例肩外展旋转畸形患者,4男2女.双侧3例,单侧3例。平均年龄11岁。发病年龄1~2岁。主要病理特点是:患肩向前下低垂旋转;内收障碍;肩胛骨呈翼状。X线摄片显示:肩关节脱位,肩峰肥大,肩胛盂及肱骨头发育不良。5例年龄较小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患肩三角肌中部有一紧张、硬韧性纤维束带,起于肩峰,止于三角肌粗隆。切除束带关节松解后畸形矫正,患肩功能活动恢复正常。随访最长4年4个月,无1例复发。本组患者发病前无诱因,大多数患肩无肌肉注射史,无外伤及感染史,无产伤。作者认为,畸形的产生及骨关节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纤维束带的牵拉限制了肩部骨骼肌肉的同步发育;是慢性进行性过程。发病时间愈长,病理改变愈严重。早期手术切除纤维束带,解除患肩骨骼肌肉发育的桎梏,是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