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目的】 探讨祛瘀生新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胃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方治疗,疗程为 4 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功能指标[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1)研究期间,有5例患者脱落,最终共有159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对照组为79例,研究组为 80 例。(2)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74/80),对照组为72.15%(57/79);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食少纳差等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TNF-α、IL-8、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的升高作用及对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祛瘀生新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炎性反应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用益生菌治疗。  相似文献   
282.
目的 分析百会八阵穴联合圣愈汤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71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百会八阵穴针灸组(对照1组)58例、中药汤剂治疗组(对照2组)70例、联合组43例。对照1组接受百会八阵穴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圣愈汤治疗,联合组采用百会八阵穴针刺联合圣愈汤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评分、失语严重程度、脑血流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ABC评分、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水平、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失语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 <0.05),且联合组失语严重程度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治疗后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水平显著升高(P <0.05),但3组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百会八阵穴联合圣愈汤...  相似文献   
28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连建伟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验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连建伟名中医工作室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用药进行频次统计、药物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纳入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41例,男性61例、女性80例,50~59岁人数最多,病案274则。高频药物(频次≥30)共32种,核心药物由柴胡、郁金、丹参、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是逍遥散加减方。药物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居多,归经多归脾、肝、胃经。熵聚类分析共提取出核心组合10组,新方5个。[结论]连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常取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健脾,用药寒温并用,补而不滞,同时注重随证治之,多随证加入清热、活血、消食、祛湿之法。  相似文献   
284.
舒怡  周锦勇  杨柏霖 《江苏中医药》2017,49(5):69-70,71
从张景岳《新方八阵》中搜集并整理出针对炎症性肠病主要症状的方剂共45首,探讨其用药规律。45首方剂中用药共88种,总用药频次373次;以补虚药使用最多,其后依次是温里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药性以温、平、热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脾、肾经为主。遣方用药特点如下:重视后天,脾肾并治;固护阳气,阴阳同补;标本并治,攻补兼施;审证求因,用药精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