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2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299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42篇
内科学   1731篇
皮肤病学   206篇
神经病学   504篇
特种医学   3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2412篇
预防医学   47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108篇
  35篇
中国医学   76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reutzfeldt Jakob病 (CJD)是一种表现为进行性智能减退 ,伴有小脑、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受损的疾病 ,病变范围广泛 ,是一种罕见病。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女 ,74岁 ,大学教授。因动作迟缓、行为异常、计算及记忆力减退半月余于 2 0 0 0年 3月 5日入院。病程中伴有视物变形、幻视及行走不稳等症状。既往病史无特殊。查体 :神志清楚、欠合作 ,表情淡漠 ,自发言语减少 ,时间、地点定向力差 ,计算力差 (10 0 - 7=97) ,远近记忆力减退 ,理解判断力差 ,四肢肌张力增高 ,以左上肢明显 ,右上肢有阵发性不自主运动 ,双下肢肌力Ⅳ + 级 ,四肢腱反…  相似文献   
42.
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显示的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成分的显示效果,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前判断斑块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术前高分辨MRI 4种不同序列的影像(T1WI、T2WI、PDWI和3D TOF)与斑块标本病理进行逐层对照,分析斑块内不同成分的MRI影像特点。结果获得斑块28块,切为238段,主要分布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以复杂斑块为特征的Ⅳ~Ⅴ型58段(24.37%)和Ⅵ型79段(33.19%)为主;斑块内纤维帽主要表现为TOF序列的带状低信号,钙化和纤维化组织分别表现为在各序列影像上的不规则低信号和不特定信号,脂质池和坏死核呈T1WI、PDWI和3D TOF序列的等至稍高信号,近期出血表现为T1WI、T2WI和PDWI序列的明显高信号。结论高分辨MRI不仅可以清晰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测定,通过多序列影像联合分析还可以分辨斑块内部不同成分,有助于术前对斑块稳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43.
44.
赵世华 《放射学实践》2007,22(7):772-774
心脏对比剂研究现状 目前已开发的MR扫描设备和技术基本上能够满足对心脏结构和运动功能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各时间段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ACS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健康成年人血清中M-CS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确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结果ACS患者发病后第1、2、3天血清中M-CSF、hs-CRPI、L-6、TNF-α的水平均较SAP患者和健康成年人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M-CSF的水平与hs-CRPI、L-6和TNF-α的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2、0.733、0.741);而且M-CSF在整个急性炎症过程中均显著增高。同时明确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为富含薄纤维帽和脂质池的不稳定斑块。结论M-CSF在ACS急性炎症反应中较hs-CRPI、L-6、TNF-α这三种标志物更具特异性,ACS患者的发病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46.
补益方稳定动脉硬化粥样斑块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 《中医杂志》2005,46(2):122-12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与防治血栓相比,稳定斑块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西药在此方面已有肯定疗效,如降脂药物、抗氧化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但中药对此研究甚少,本研究试图从补益的角度研究其对斑块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7.
荷兰鹿特丹Erasmus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称.无论颈动脉斑块位于何处.都可以增加无症状患者发生卒中和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48.
49.
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旋磨术临床进展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研室李国华综述崔连群审校1977年首次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的成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但PTCA不能消除冠脉内的硬化斑块,为此,人们便致力于寻求消除硬...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复杂狭窄和光滑狭窄.[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有28例(74%)患者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70%,多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4例(57%),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33例(79%)有1处以上的复杂狭窄,多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58%,P<0.05);PAPP-A与hs-CRP正相关(r=0.44,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hs-CRP(4.40 mg/L±0.003 mg/L vs 0.48 mg/L±0.016mg/L,P<0.001)和PAPP-A(18.40×10-3 U/L±0.002×10-3U/Lvs 7.79×10-3 U/L±0.001×10-3 U/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有复杂狭窄者的PAPP-A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复杂狭窄者.[结论]PAPP-A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