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138-142
目的:检测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小鼠结肠炎癌病理进程中DNA甲基化转移酶和DNA去甲基化转移酶的动态变化,探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AC)的发病机理及中药干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OM)+三个循环自由饮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水)建立结肠炎相关结肠癌小鼠模型,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结肠炎相关结肠癌模型小鼠不同病理阶段结肠组织DNMT3a、TET3、TDG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组织对应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周时(病理:炎症),模型组甲基化酶DNMT3A表达降低而去甲基化酶TET3、TDG表达升高;8周时(病理:中重度异型增生和腺癌形成),模型组甲基化酶DNMT3A表达升高而去甲基化酶TET3表达降低,去甲基化酶TDG表达仍升高。经救必应+败酱草(15g/kg)或柳氮磺吡啶(0.75g/kg)治疗后,5周时DNMT3a表达升高而TET3、TDG表达降低,8周时DNMT3A表达降低而TET3表达升高,TDG表达降低。结论:DNA甲基化/DNA去甲基化平衡的改变可能与结肠炎相关结肠癌模型小鼠由炎症向癌变转化的过程有关;救必应+败酱草、柳氮磺吡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DNA甲基化/DNA去甲基化平衡的改变,从而可能干预结肠炎-癌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22.
《中国药房》2018,(3):326-329
目的:制备高纯度的救必应酸并测定救必应药材及精制品中3种活性成分紫丁香苷、长梗冬青苷、救必应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醇提法制备救必应皂苷,以甲醇和氢氧化钠进一步水解,并经重结晶后得到救必应酸单体。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救必应药材及精制品1和精制品2中紫丁香苷、长梗冬青苷、救必应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XDB C18,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2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所制救必应酸纯度达99%以上。紫丁香苷、长梗冬青苷、救必应酸进样量分别在0.18~3.22、0.59~10.36、0.20~3.53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n=6~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8%~100.81%(RSD≤1.98%,n=6)。紫丁香苷、长梗冬青苷、救必应酸的含量在救必应药材中分别为1.61%、7.26%、1.29%(RSD≤1.08%,n=3),在精制品1中分别为0、82.59%、4.18%(RSD≤1.67%,n=3);在精制品2中分别为0、73.29%、7.41%(RSD≤1.15%,n=3)。结论:所制救必应酸纯度高、制备方法简单且安全环保。建立的RP-HPLC法简单、可靠,可满足快速测定救必应药材及其精制品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救必应益心片中救必应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救必应益心片中救必应总皂苷含量。结果:救必应总皂苷在2.16×10-5-6.47×10-5 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2.06%(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救必应益心片中救必应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以丁香苷、具栖冬青苷和铁冬青酸为对照建立救必应药材主要有效成分的高效薄层指纹图谱,分析比较取自救必应不同部位和不同横切面厚度的茎皮的指纹图谱,并与较易与之混淆的同属药用植物毛冬青及岗梅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硅胶GF254高效预制薄层板,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甲酸(体积比8∶24∶5∶2∶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获得薄层荧光色谱指纹图谱,经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ChromafingerTM)生成共有模式,并进行相似度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救必应薄层荧光色谱指纹图谱由11条特征荧光斑条组成。将荧光色谱图像与轮廓扫描图谱结合分析,建立了救必应指纹图谱模式。结论救必应不同药用部位之间、不同厚度药材之间及与其同属药用植物之间指纹图谱差异均较大,应加以区别,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25.
救必应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锦城  吴忠等 《中药材》2001,24(4):271-272
为了寻找有效成分,开发救必应这一药物资源,笔者对救必应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GC-MS分析,得到72个峰,确定了其中51个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长梗冬青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醇、乙醇体积、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长梗冬青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长梗冬青苷含量.结果:救必应中长梗冬青苷最佳提取条件为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本法提取效率高,适合大量提取,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救必应Ilex rotunda 的化学成分。方法 救必应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二丁香醚(1)和6个已知成分,分别为木栓酮(2)、3-羟基齐墩果烷(3)、紫丁香苷(4)、芥子醛葡萄糖苷(5)、十九烷酸(6)、硬脂酸(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8.
救必应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救必应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感冒、急性肠胃炎、痢疾等疾病。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救必应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救必应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救必应水提液对小鼠肝脏病理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构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救必应水提液的保肝作用。结果:救必应水提液能降低D-氨基半乳糖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降低小鼠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结论:救必应水提液能抑制D-氨基半乳糖产生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为了寻找有效成分,开发救必应这一药物资源,笔者对救必应超临界CO_2萃取物进行GC-MS分析,得到72个峰,确定了其中51个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