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1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牙移动产生的功能性刺激对SD大鼠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影响,探讨植骨后牙移动的合适时机。方法:选择16只56天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按照已建立的外科诱导SD大鼠双侧牙槽突裂模型要求造裂,填塞骨蜡8周后,在双侧裂隙区同时植入大鼠自体髂骨松质骨,左侧为牙移动侧,分别在植骨后即刻、2周、4周、8周近中移动左侧第二磨牙进入植骨区,右侧为对照侧,第二磨牙不进行任何处理。加力牙移动4周后处死动物。通过Micro-CT扫描标本,运用Mimics 10.01软件计算双侧植骨区骨量,采用SAS 9.0软件包对双侧植骨区骨量进行配对t检验,对双侧植骨区骨量的差值进行组间方差分析。结果:各组的牙移动侧植骨区骨量均多于对照侧。0周组牙移动侧与对照侧植骨区骨量差值为0.87mm3,无显著差异(P>0.05);2周组和4周组牙移动侧与对照侧植骨区骨量的差值分别为1.7mm3和1.77mm3,有显著差异(P<0.05);8周组牙移动侧与对照侧植骨区骨量的差值为3.47mm3,有显著差异(P<0.01),8周组两侧植骨区骨量差值的均数与0周组、2周组和4周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移动对植骨区的功能性刺激能抑制植骨区的骨吸收。植骨8周后的牙移动抑制植骨区移植骨吸收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2.
选用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拔除右下颌中切牙后,实验组即刻植入载辛伐他汀/CPC/PLGA支架材料,对照组植入CPC/PLGA空白支架材料。术后1、2、4、8、12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各5只,采用大体观察、软X线、组织学等方法定性、定量进行骨改建效果评价。结果:术后2、4、8、12周,剩余牙槽嵴相对长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牙槽嵴相对宽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  相似文献   
23.
出生后的髁突软骨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力学微环境中,力学刺激对其生长发育、合成代谢均有重要影响。适当的应力可以使髁突软骨发生适应性生长改建,这种改建去除了有害的细胞及基质,维持了软骨内新陈代谢的平衡。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活力、蛋白合成、分泌AngⅡ及AT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TNF-α(20、40、60、80、100 μg/L)干预组,用BCA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总量,MTT比色法和LDH检测反映心肌细胞的活力,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液中AngⅡ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膜AT1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TNF-α浓度依赖性地增强乳鼠心肌细胞活力、增加蛋白合成,20、40、60、80 μg/L TNF-α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21(P<0.05)、1.42、1.51和1.73倍(均P<0.01),蛋白合成分别增加27.8%(P<0.05)、38.9%、46%和66.7%(均P<0.01),而LDH含量差异无显著性。100 μg/L TNF-α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活力降低18.5%(P<0.01)、蛋白合成降低18.3%(P<0.01)及心肌LDH生成增加1.48倍(P<0.01)。TNF-α浓度依赖性地增加乳鼠心肌细胞AngⅡ分泌,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0.5、1.1、1.6、3和3.6倍(均P<0.01)。TNF-α还具有诱导AT1受体的表达的作用。结论: TNF-α可促进心肌细胞内源性AngⅡ产生,引起心肌细胞活力、蛋白合成改变,AT1受体表达上调,可能介导了心肌肥大、心肌受损等心肌改建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5.
彭早霞  李宁  滕蕊 《中国美容医学》2013,(23):2288-2292
目的:观察不同牵张力下减阻牵张快速移动牙牙周组织骨改建情况。方法:Beagle犬12只,随机分为加力5天、15天、加力15天固定保持10天、90天组共四组,拔除犬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选择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移动牙。将每组6颗牙齿随机分配为减阻-牵张方法组、减阻-常规方法组和常规方法组,每组2颗牙。按相应分组定期取材并制作切片,行HE、MASSON三色染色并观察。结果:减阻牵张方法组第一前磨牙远中移动量远大于减阻常规方法组和常规方法组(P〈0.05),且3组支抗牙前移量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减阻牵张组张力侧成骨最为活跃,且未见牙周膜结构破坏,而压力侧少见透明样变组织。MASSON染色观察减阻牵张组新生骨较其余两组更为明显,长期保持后骨质良好。结论:减阻牵张方法能有效激发正畸移动牙牙周组织骨改建,且无不良反应,适宜强牵张力是实现牙齿快速移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低能量激光对大鼠牙齿移动后保持期骨改建因子的影响。方法:选80只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基线组的16只大鼠不加力,其余大鼠在21天主动加力结束后随机分为:基线组、复发组、保持组、复发+激光组、保持+激光组。加力21天后进入保持期,在第2、5、10、15天处死大鼠,提取大鼠第一磨牙周围2mm组织的总RNA,检测骨改建的重要标志基因Runx2、ALP、COLI、Nfatc、Ctsk、MMP9的表达。结果:在保持期的四个检测点,实验组的骨改建因子变化均较基线组有显著差异;复发组的骨改建因子对照保持组呈显著增加趋势;随着时间延长,保持+激光组的成骨与破骨改建因子较保持组显著增高,从第5天开始增加至第10天达到高峰,而后降低;除第5天与MMP9因子外,复发+激光组的成骨与破骨改建因子较复发组显著增高。结论:在大鼠第一磨牙的固定保持过程中,低能量激光的干预增加了骨组织改建因子的表达,加速了牙槽骨的改建,因此可能促进牙槽骨进入稳定期,进而缩短保持时间、促进稳定。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以工程全寿命周期理念为基础,分析了医院工程改建的必要性和质量影响因素,以期指导改造工程中各参与方实施质量管理,以降低医院改造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8.
为全面掌握昌平区规模较大的新审批食品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现对2003~2005年全区300m^2以上新、扩、改建食品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咬合力丧失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咬合力丧失的动物模型,按照拔牙后的各时间段不同随机分8组,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牙周细胞中iNOS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到实验组的牙周组织较正常改建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阳性物质iNOS在牙周膜中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强,尤其是第2 d和第3周组(P<0.01).结论:咬合力丧失促使牙周组织中iNOS的表达发生变化,提示iNOS很有可能是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丁寅  相马俊一 《医学争鸣》1996,17(4):261-263
了解丹参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生长,分化与代的影响。选择克隆化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细胞内DNA合成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丹参明显增强MC3T3-E1细胞内ALPase活性,丹参浓度为5.0g/L时,对MC3T3-E1细胞内ALPase活性影响最大,比对照组强约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