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本文从不锈钢材料特性角度出发,探讨了制造加工不锈钢内固定植入物过程中应注 意解决的问题,以增加内固定植入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2.
广西阴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阴香叶Cinnamomum burmannii(Nees)B1.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对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阴香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阴香叶分离出137个色谱峰,共鉴定6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58%;DPPH.清除率最高仅为21.19%,清除ABTS+.效率最高达58.89%,还原能力与BHT相比相差较大。结论:阴香叶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1.71%)、桉油精(18.22%)、愈创醇(7.52%)、(+)-α-萜品醇(7.06%)、(-)-β-蒎烯(3.57%)、γ-桉叶醇(3.33%)、异愈创木醇(3.16%)、(Z)-橙花叔醇(3.16%)、榄香醇(2.67%)、α-石竹烯(2.22%)、(1S)-α-蒎烯(1.90%)、(-)-萜品烯-4-醇(1.80%)、(+)-喇叭烯(1.35%)、石竹烯氧化物(1.29%)、γ-萜品烯(1.05%)等,阴香叶挥发油具有较好ABTS+.清除能力,但清除DPPH.能力及还原能力较弱,其抗氧化能力均与其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3.
研究益生元-乳酸菌发酵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性能,分析其对护肤功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传 统微生物发酵法对表皮葡萄球菌(SE)和植物乳杆菌(PC)进行发酵得到活性成分,之后通过1,1-二苯 基-2-三硝基苯肼(DPPH)抗氧化检测、羟基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清除等实验方法来检测活性成 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两种发酵液的活性成分含量在不同浓度益生元的影响下增长不同,最适宜SE生 长的低聚果糖益生元浓度为0.5%,最适宜PC生长的低聚果糖益生元浓度则为1.5%。结论 在2.5%的低聚 果糖浓度下培养出的PC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效果最佳,对SE更适宜的低聚果糖影响抗氧化性能的浓度为 1.5%~2.5%,此浓度下可以得到更高效的益生元-乳酸菌发酵活性成分,从而发挥护肤功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提高Vc片的抗氧化性,延缓其变色出现的时间。方法:利用聚维酮(K30)有良好的成膜性等诸多优点选择其作为Vc片的粘合剂。结果:经过正交试验,与淀粉浆相比,聚维酮(K30)浆有明显延缓Vc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化学发光分析法评价3种佛手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 O2-·、·OH和H2 O23种自由基体外清除体系的特性对得到3种佛手粗多糖产物(FSP-1、FSP-2、FSP-3)进行测试。结果:3种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且3种粗多糖中 FSP-3对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均为最大,表现出优于其他2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论:佛手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6.
于康 《家庭医学》2016,(4):43-43
正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定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但是婴幼儿则另当别论。给孩子喝少量清淡的茶没有太大的害处,但如果经常喝茶或喝浓茶,对健康就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体外探讨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对顺铂所致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胚肾细胞HEK293,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方法分别检测PMBE、顺铂对HEK293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PMBE对顺铂所致HEK293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各组细胞内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硫氧还蛋白酶(TrxR)的活性。结果: PMBE低浓度下促进HEK293细胞生长,较高浓度下对细胞产生轻微毒性;顺铂抑制HEK293细胞生长,使细胞内ROS,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同时降低SOD,CAT和TrxR酶活性;加入PMBE预保护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顺铂对HEK293细胞的损伤,降低ROS,MDA含量,升高GSH含量,以及提高SOD,CAT和TrxR酶活性。结论: 一定浓度的PMBE对顺铂所致人胚肾细胞的毒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MBE的抗氧化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银杏叶提取物对胎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胎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加药组的细胞活性值、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正常培养下,加药组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药组的LDH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药组的SOD值和MDA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缺氧条件下,加药组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药组的LDH值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药组的SOD值和MDA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培养条件下,本实验所选银杏叶提取物可以促进神经元细胞生长,降低细胞膜损伤,对细胞抗氧化性无显著影响;在缺氧培养条件下,本实验所选银杏叶提取物可以促进神经元细胞生长,增加细胞膜损伤,可以提高细胞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9.
神农香菊黄酮类化合物酶促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神农香菊进行纤维素酶促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神农香菊加酶提取物与不加酶对照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采用清除邻二氮菲体系羟基自由基实验,与维生素C(Vc)对比来评价其抗氧化性。结果纤维素酶促提取神农香菊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率为10.05%,不加酶对照提取物的黄酮类化合物产率为6.15%;在清除邻二氮菲体系羟基自由基实验中,酶促提取的神农香菊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0.175 mg.mL-1时,清除率达56.09%;结论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预处理,能提高神农香菊黄酮类化合物产率;且得到的神农香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抗氧化性,相同浓度时清除自由基能力强于V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6种地被竹叶的有效成分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分别用Folin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测定6种地被竹叶子中总酚、总黄酮和三萜的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定量分析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对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8个特征性成分的量。同时,采用DPPH法和FRAP法调查不同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还原能力。结果 6种竹叶均含有较高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干基计,总酚的质量分数为4.15%~9.12%,总黄酮为1.62%~4.00%,总萜为0.44%~0.57%;8个特征性成分在各自总酚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隈笹6.81%>铺地竹4.80%>翠竹4.35%,黄条金刚竹4.35%>倭竹1.54%>阔叶箬竹1.08%。不同地被竹种的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倭竹和黄条金刚竹的总酚和总萜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地被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