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448篇
  免费   26710篇
  国内免费   11235篇
耳鼻咽喉   1233篇
儿科学   6554篇
妇产科学   2347篇
基础医学   15037篇
口腔科学   1738篇
临床医学   92085篇
内科学   52741篇
皮肤病学   2812篇
神经病学   14637篇
特种医学   118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5篇
外科学   21500篇
综合类   167319篇
预防医学   67431篇
眼科学   2809篇
药学   74257篇
  1199篇
中国医学   45997篇
肿瘤学   9395篇
  2024年   4493篇
  2023年   16014篇
  2022年   13022篇
  2021年   17220篇
  2020年   16389篇
  2019年   16942篇
  2018年   7900篇
  2017年   14897篇
  2016年   15768篇
  2015年   17690篇
  2014年   31390篇
  2013年   30010篇
  2012年   35281篇
  2011年   36744篇
  2010年   33254篇
  2009年   30495篇
  2008年   33804篇
  2007年   30434篇
  2006年   27061篇
  2005年   28024篇
  2004年   25275篇
  2003年   24891篇
  2002年   18757篇
  2001年   15275篇
  2000年   11381篇
  1999年   8378篇
  1998年   7002篇
  1997年   5816篇
  1996年   4380篇
  1995年   3682篇
  1994年   2713篇
  1993年   1610篇
  1992年   1441篇
  1991年   1269篇
  1990年   831篇
  1989年   866篇
  1988年   288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82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开展保山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调查和健康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0~12月对保山市隆阳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30家公共场所118名从业人员,最近一个月自我认定健康者占61.86%(73/118),不健康者占38.14%(45/118);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85%(60/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工作时间≥12 h(OR=8.70,95%CI=2.11~35.80)、工作环境潮湿(OR=30.68,95%CI=3.14~299.70)、有病媒生物(苍蝇、老鼠、蚊子及蟑螂)(OR=35.76,95%CI=3.47~368.92)是影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危害因素,但对健康知识的认知(OR=0.31,95%CI=0.11~0.89)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工作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改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减少健康危害因素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定量分析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1975-2015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青海省1975年、2005年、2015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值。结果 1975年与2015年数据比较,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由195. 383/10万下降为14. 756/10万,分解法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两者贡献率分别为10. 1%、89. 9%。1975年与2005年比较,两者作用结果一致,贡献率分别为11. 6%、88. 4%,但是2005年与2015年比较,人口因素在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中呈现了反向作用效果,而且作用比例达到-39. 1%。结论目前青海省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慢性传染病的非人口因素的预防和控制。需重点加强慢性传染病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管理,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减少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73.
74.
张爱娣 《海峡药学》2016,(5):103-104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降糖、调脂、改善循环以及保护脑部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1日100mg,连续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1日75mg,连用2周;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以及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相比,P<0.05.观察组的NDS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例(P-LCR)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脑功能以及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比硝普钠与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硝普钠组与米力农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硝普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米力农组(P<0.05)。结论硝普钠与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米力农的治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6.
<正>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易引起脑卒中,其实,低血压也可诱发脑血栓形成,引发脑卒中。临床上,低血压导致卒中的病例并不少见。在血压较低时,血液流动慢,会使机体缺血、缺氧,缓慢的血流与血管壁接触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小血栓,一旦聚在一起会堵塞血管,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行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检测的16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收集同期160名自愿接受上述基因检测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2种位点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基因型为:CC 72例,CT 64例,TT 24例;对照组为:CC 78例,CT 69例,TT 13例。胃癌组患者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基因型为:AA 58例,AC 84例,CC 18例;对照组为:AA 62例,AC 77例,CC 21例。2组C677T位点及A1298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和A1298C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肌钙蛋白(c Tn)、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程度分为轻症组及重症组,对所有患者行肌钙蛋白、胎盘生长因子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重症组患者c Tn T、c Tn I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在第1天、第3天、第7天检测出的血液PLGF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患者(P<0.05);AMI症状严重程度与肌钙蛋白、胎盘生长因子成正相关(r=0.658,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严重程度与肌钙蛋白、胎盘生长因子成正相关,且肌钙蛋白、胎盘生长因子能够作为准确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及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101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6min步行距离平均(318.9±40.5)m;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0%,6min步行距离平均(251.0±41.4)m;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6min步行距离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性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6 min步行距离较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