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915篇
  免费   15823篇
  国内免费   6349篇
耳鼻咽喉   921篇
儿科学   6158篇
妇产科学   1725篇
基础医学   8401篇
口腔科学   1077篇
临床医学   74982篇
内科学   40095篇
皮肤病学   2484篇
神经病学   5983篇
特种医学   95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0篇
外科学   17596篇
综合类   137731篇
预防医学   56380篇
眼科学   1453篇
药学   68796篇
  865篇
中国医学   36974篇
肿瘤学   4560篇
  2024年   2405篇
  2023年   9509篇
  2022年   7551篇
  2021年   10619篇
  2020年   11119篇
  2019年   11411篇
  2018年   5040篇
  2017年   11024篇
  2016年   10778篇
  2015年   13200篇
  2014年   24440篇
  2013年   23315篇
  2012年   27825篇
  2011年   29324篇
  2010年   27052篇
  2009年   25424篇
  2008年   27960篇
  2007年   26413篇
  2006年   23647篇
  2005年   24941篇
  2004年   21607篇
  2003年   21958篇
  2002年   16232篇
  2001年   13857篇
  2000年   10403篇
  1999年   7636篇
  1998年   6727篇
  1997年   6004篇
  1996年   4601篇
  1995年   3727篇
  1994年   2644篇
  1993年   1794篇
  1992年   1458篇
  1991年   1359篇
  1990年   993篇
  1989年   1081篇
  1988年   290篇
  1987年   217篇
  1986年   187篇
  1985年   140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痰液引流治疗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4)和对照组(n=54)。研究组进行改良体位痰引流及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体位引流及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痰培养阳性率、每日脱氧时间、每日痰液量、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肺部感染灶缩小例数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CO_2、PaO_2、痰液量、脱氧时间及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1.20±7.18)mmHg、(35.29±3.17)mmHg、(212.23±25.35)ml/d、(15.66±2.33)min/d、16.67%(9/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11.41±1.25)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灶缩小例数比率96.29%(52/54)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的体位痰引流治疗方法术可增加术后肺感染患者的肺通气量及改善肺部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常规体位痰引流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扁桃体炎患儿86例,电脑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比较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扁桃体大小、扁桃体充血、分泌物、咽痛、发热、刺激性咳嗽、阻塞感、腭弓充血粘连、出汗、口渴、倦怠、泛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次症状消失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IgG、IgA、IgM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NO、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头孢硫脒是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有效方案,该方案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63.
64.
肺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隐球菌是一种酵母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禽粪和腐败植物或蔬菜中。自然界中的隐球菌没有荚膜,易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引起隐球菌病。由于身体内的隐球菌会形成厚而黏着的荚膜,不易气溶胶化,因此,隐球菌肺炎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罕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仅有极少数新生儿由母体经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65.
66.
67.
目的:探讨针对宫颈癌前病变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高频电波刀的电圈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procedure,LEEP)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13例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用LEEP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30d后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HPV病毒载量;应用流式细胞检测仪测定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V病毒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前变合并HPV病毒患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LEEP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降低HPV病毒载量,提升自身免疫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68.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无上呼吸道感染及切口周围感染病史,行双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前及术后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先行左侧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术中严格无菌手术,于左侧作平行于腹股沟的斜切口,长约5 cm,电凝游离疝囊,精索,疝囊高位结扎,网塞充填内环口缺损,边缘缝合固定,游离精索,网状补片放置在精索后方并缝合固定,检查无活动出血,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然后同样行右侧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  相似文献   
69.
方冬梅 《中外医疗》2015,34(1):62-6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其心电图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5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中,有45例(90.00%)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表现是ST段变化、Q-T延长、各型心率失常和房室肥大。病情好转时心电图随之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心电图改变情况与急性脑血管病存在一定关系,心电图对判断患者病情改善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江苏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专职人员配置以及专业培训的落实情况,发现各级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或意见。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发放至各级中医医院网络填报。结果:全省共102家二级及以上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了本次调查。90%的中医医院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70%;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34.69%;调查的294名院感工作人员以护理专业为主,占71.09%;取得岗位培训证书的202人,占68.71%;平均人员床位比为1∶243,部分三级医院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人员与床位比最高达到1∶603,而二级医院人员数量充足但培训力度欠缺。结论:江苏省二、三级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资源配置基本符合规范,>1000张床位的三级医院仍存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存在专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需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领导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分层级、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素质建设,培养适于院感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