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63篇
  免费   4929篇
  国内免费   4596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1032篇
妇产科学   478篇
基础医学   4120篇
口腔科学   519篇
临床医学   14951篇
内科学   15112篇
皮肤病学   326篇
神经病学   1556篇
特种医学   34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0篇
外科学   6319篇
综合类   31753篇
预防医学   8013篇
眼科学   499篇
药学   18556篇
  142篇
中国医学   11725篇
肿瘤学   1548篇
  2024年   636篇
  2023年   2099篇
  2022年   1892篇
  2021年   2152篇
  2020年   2147篇
  2019年   2294篇
  2018年   1240篇
  2017年   2085篇
  2016年   2152篇
  2015年   2758篇
  2014年   4645篇
  2013年   4677篇
  2012年   5986篇
  2011年   6752篇
  2010年   6034篇
  2009年   6073篇
  2008年   8569篇
  2007年   7439篇
  2006年   6637篇
  2005年   7243篇
  2004年   5777篇
  2003年   5173篇
  2002年   4220篇
  2001年   3477篇
  2000年   2708篇
  1999年   2289篇
  1998年   1892篇
  1997年   1743篇
  1996年   1693篇
  1995年   1708篇
  1994年   1441篇
  1993年   1057篇
  1992年   912篇
  1991年   834篇
  1990年   728篇
  1989年   649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61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中国药房》2019,(7):1004-1008
目的:综述天然药物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为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NF-κB""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类风湿性关节炎""Natur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thnomedicine""Rheumatoid arthriti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3年1月-2018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lser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组方制剂、单味药材提取物、中药活性成分三个方面总结天然药物基于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45篇,其中有效文献54篇。组方制剂如双藤痹痛酊、仙方活命饮、二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龙钻通痹方、金乌健骨汤,单味药材如龙须藤、类叶牡丹、黑骨藤、天麻,中药活性成分如雷公藤红素、青藤碱、姜黄素、黄芩苷、芍药苷等均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如NF-κB蛋白、NF-κB抑制蛋白(IκB)]和酶[如IκB激酶(IKK)]的表达,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改善炎症反应,进而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由于天然药物成分复杂,其药理活性一般是多种活性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通过实验明确天然药物基于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药效基础,为研发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型药物提供新的思路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54-156
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中对苦木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结果,分析苦木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苦木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目的调查海南三亚地区2019—2020年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情况并研究其与孕妇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海南三亚地区2家医院产科建档行定期规范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调查孕妇的基本临床资料与饮食行为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孕妇饮食行为与GDM发病的关系。结果 20 086名孕妇中,GDM患者3 173例,GDM发生率为15.80%。高龄(OR=3.812)、孕前体质量指数(BMI)高(OR=2.473、2.975)、有糖尿病家族史(OR=2.730)、甜食食用频率高(OR=1.394、1.723)、每日水果摄入量多(OR=1.342、1.387、1.458)、精制谷物比例高(OR=1.357)、高脂食品摄入频率高(OR=1.510)的孕妇发生GDM的可能性较大,日运动时间≥1 h(OR=0.435)的孕妇发生GDM的可能性较小。结论海南三亚地区GDM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孕妇饮食行为有关,甜食与高脂食品摄入频率过高、每日水果摄入量过多、主食过于精制是GDM的危险因素,每日运动时间≥1 h是GDM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4.
误区1:男性喝豆浆会变“娘”豆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可在体内发挥雌激素的活性,不过,它的活性很弱,只有雌激素活性的1/100000~1/1000。另外,它在体内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它可以发挥雌激素的活性,当体内雌激索水平高时它可以抑制雌徼素的活性,因此男性喝豆浆不会变“娘”。  相似文献   
45.
46.
《中成药》2019,(1)
目的建立ICP-AES法测定蒙药那仁满都拉(冬葵果、天花粉、白豆蔻等)中K、Na、Ca、Mg、Mn、Fe、Ni、Cu、Zn、Cr、Co、Al、Hg、Cd、Pb的含有量,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HNO3-H2O2为消化剂,测定该药物消解液中15种金属元素的含有量。然后,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活性。结果各金属元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 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8. 50%~104. 23%,RSD 1. 00%~3. 35%。水提液对·OH和·O_2~-具有很强的清除活性,其EC50分别为0. 25、0. 99 mg/mL。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抗氧化活性较强的蒙药那仁满都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观察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淋巴结清扫+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进行淋巴清扫+根治术时采用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清扫数、甲状旁腺误切率、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各区淋巴清扫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PTH和血钙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血清PTH和血钙水平与同组术后24 h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血清PTH和血钙水平与同组术后24 h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中,可提高临床医生对Ⅵ区淋巴结和甲状旁腺的辨认效果,使淋巴清扫更彻底,减少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效果及对子代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GDM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产检的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研究组后和对照组的血糖水平,以及两组胎儿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相比对照组P> 0.05,研究组子代与对照组子代的LVEDD、LVESD、IVST、LVPWT、LVEF、EF、Tei指数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子代的心脏功能与结构,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将2017-01-2018-02间入院的48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03-2019-03间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延续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随访期间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抗凝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出院后3及6个月时延续组患者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抗凝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常规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科学、全面做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其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抗凝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