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6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50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9篇
中国医学   189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痰瘀同治法辨治疑难病,在临床上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见诸同仁多详于临床而略于理论,今本人不揣浅陋,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1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2.
米烈汉 《中医药学刊》2005,23(2):222-223,229
先师米伯让(1919-2000)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从医60余年,造诣颇深。对伤寒、温病学的研究颇有见解。现仅举病例5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3.
从心肝论治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易发生各种类型的早搏,尤以室性早搏最为多见,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资料显示,室性早搏是心性猝死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西药大都有抗心律失常和致心律失常的双重作用,若使用不当还能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治疗室性早搏高效低毒的中药单方或复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赵进喜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赵师提出“三维护肾疗法”治疗肾病,今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6.
心肝宝治疗83例乙肝无症状带病毒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肝宝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多功能新药,对心、肝、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有其一定疗效。其成份系中药材冬虫夏草新鲜标本中分离得到的虫草头孢菌丝。我院近二年应用河北保定制药厂生产的心肝宝,对83例乙型肝炎无症状带病毒者的疗效观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27.
刺络,古称络刺,现多称放血疗法,是一种用三棱针等针具在人体某些特定的部位刺破浅表络脉,放出少量血液以激发经气、调整阴阳、治疗疾病的特殊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28.
刘某,男,62岁,2001年11月26日初诊。于本月20日午后下河捕鱼1小时余,当晚睡中即感全身疼痛,四肢关节酸痛,辗转不宁。次日即去镇卫生院治疗,诊为外感风寒,给予正柴胡饮颗粒冲剂治疗5日不效。全身肌肉骨节酸痛,四肢厥冷,腰冷如冰,食欲不振,大便略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证属阳气虚衰,寒湿内侵。治宜温经扶阳,祛寒除湿。  相似文献   
29.
心脏宝胶囊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医药导报》1997,16(5):226-227
  相似文献   
30.
治疗中风应注重痰瘀同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疗中风应注重痰瘀同治河南中医学院琚玮(450003)郑州铁路中心医院董文灵笔者在临床实践及跟师学习过程中,发现对诸多中风患者采用痰瘀同治之法均可收到良好疗效,进而认识到痰浊瘀血既是中风病诸多危险因素作用下的病理产物,又是影响中风发生、发展、变化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