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35篇
  免费   2025篇
  国内免费   999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979篇
妇产科学   228篇
基础医学   1212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8020篇
内科学   11931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419篇
特种医学   1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4篇
外科学   995篇
综合类   19941篇
预防医学   3737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9724篇
  124篇
中国医学   8386篇
肿瘤学   180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891篇
  2022年   792篇
  2021年   1096篇
  2020年   1197篇
  2019年   1280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1219篇
  2016年   1265篇
  2015年   1493篇
  2014年   2831篇
  2013年   2774篇
  2012年   3447篇
  2011年   3857篇
  2010年   3528篇
  2009年   3359篇
  2008年   3740篇
  2007年   3594篇
  2006年   3288篇
  2005年   3474篇
  2004年   3142篇
  2003年   2960篇
  2002年   2473篇
  2001年   2301篇
  2000年   1940篇
  1999年   1634篇
  1998年   1476篇
  1997年   1393篇
  1996年   1234篇
  1995年   1133篇
  1994年   940篇
  1993年   720篇
  1992年   545篇
  1991年   532篇
  1990年   437篇
  1989年   441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又称过敏性咳嗽 ,是小儿慢性咳嗽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 ,临床上往往不易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 ,易被误诊而久治不愈。现将我院儿科门诊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11月收治的 58例CVA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8例中 ,男 36例 ,女 2 2例。初发病年龄最小 8mo ,最大 10a。其中~ 1a 11例 ,~ 3a 18例 ,~ 6a 14例 ,~ 10a 15例。咳嗽时间 1.5mo~ 3a ,平均 8.2mo。其中 4 5例曾在外院或我院按支气管炎或支原体感染治疗久经不…  相似文献   
992.
犬陈旧性心肌梗死时连接蛋白43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分布特征。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死,术后恢复40-50d,用改良的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心肌梗死区,边缘带及非缺血区Cx43的分布,半定量分析不同部位Cx43的分布密度。结果:与正常心肌相比,梗死病灶及其邻近区域Cx43的分布出现明显紊乱:梗死中心区Cx43完全消失;边缘带Cx43呈现不均匀消失,少量Cx43分布于岛状或半岛状尚存活的心肌;心肌细胞端-端相接处的Cx43严重消失,而细胞侧-侧相接处的Cx43仍有部分存在。非缺血区Cx43的密度和分布与正常心肌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时Cx43的数量和分布呈现高度不均一性,尤其在边缘带Cx43的分布特点是形成局部传导阻滞和折返性心律失常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果糖二磷酸钠国内临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 ,我院从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应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毒性心肌炎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对象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132例 ,其中男性 79例 ,女性 5 3例 ,年龄 16~ 45岁 ,平均年龄 2 8岁 ,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病毒感染史 ,有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等不适 ,排队其他心血管疾病 ,心电图表现有T波倒置或ST段移位 5 4例 ,心律失常 72例 ,房室传导阻滞与束支传导阻滞 6例。2 ) 方法 :患者在静点病毒唑抗毒治疗的时间同时静脉滴注果糖二磷酸钠 ,5g~ 10g/d ,10d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率变异性(HRV)的演变特点及其在卫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焊的变化。方法:对60例AMI患者和76名健康成人行24h HRV(时域、频域、散点图)分析,根据AMI后HRV检测先后和合并PVT与否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并对12例随访MI患者的HRV行自身对比研究,结果:AMI患者HRV多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慧星型散点图比例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1)。AMI后早期(<24h)SDNN,SDANN,SDNNindex, 三角指数、ULF即显著降低,并与TP、VLF、LF一同呈现先降低后不全恢复态势,其测值以24h-7d时段或7d-21d时段为最低,其它指标呈降低趋势,HRV多数指标在4个不同检测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AMI患者HVR指标复测时绝大多数较初测时有不同程度提高,SDNN呈显著升高(P<0.01),合并短阵室和心肌缺血者除SDNN,SDANN外其它指标测值在分组比较中均相比为最低,但无这显著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HRV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时间推移呈逐步恢复的演变,表明AMI患者自主神经受损,AMI后同时存在PVT和心肌缺血者的HRV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每日口服一次卡维地洛降压疗效的持续性及对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0例,停用所有降压药物7d,再服安慰剂14d生,对坐位舒张压为95-114mmHg,且HR≥60次/min者进行ABPM,24h平均舒张压(MDBP)≥85mmHg者,(早9时)口服卡维地洛10mg/d,共2周,对疗效满意(舒张压<90mmHg或下降>20mmHg)者进行ABPM,如MDBP<85mmHg,维持原剂量不变,若MDBP≥85mmHg,每2周剂量递增10mg/d并进行疗效评价,增加至40mg/d,连用4周后进行ABPM并结束观察。结果:(1)诊室偶测血压和24h,日间,夜间动态血压平均值及相应的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P<0.01),降压总效率为85%;(2)该药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79.7%和73.4%;(3)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光滑指数分别为1.92和2.65;(4)治疗后24h和日间的收缩压之长时血压变异减少(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卡维地洛10mg-40mgQd,可平稳持续控制24h血压,推荐为优选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996.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柯萨基病毒B组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柯萨基病毒B组(Cox-VB)进行早期诊断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FQ)-PCR法对疑似Cox-VB感染的患儿进行Cox-VB-RNA定量检测。结果:110例疑似Cox-VB感染的患儿,阳性44例,阳性率为40.0%。结论:FQ-PCR法可快速、准确、定量地检出标本中的Cox-VB。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右室起博对心房纤颤长R-R间距后的VA(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对1例冠心病、心房纤颤长R-R间距后的频发VA患者行VVI起搏器安置术,并比较起搏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VA发生情况。结果:本例患者行VVI起搏后,未出现PS(起搏综合征),分别以50bpm、60bpm、70bpm起搏在室,结果以60bpm起搏右室时,起搏后与起搏前相比,临床症状缓解,VA减少最显著。结论:右室起搏能减少或消除房颤长R-R间距后的VA发生,并且60bpm频率起搏右室可能是缓解症状,消除VA发生的较适频率。  相似文献   
998.
快速性房颤易发生循环系统功能迅速恶化,有效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极为重要,西地兰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有多方面不利之处,在运动、甲状腺机能亢进、新近发生的房颤、交感神经兴奋等就不能满意地控制其心室率。已有报道地尔硫艹卓在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方面明显优于洋地黄类药[1]。现将我们应用地尔硫艹卓注射剂治疗25例快速性房颤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快速房颤,房颤病程>24h,心室率120/min,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伴房颤、严重的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心功…  相似文献   
999.
对冠心病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短时时域分析 ,以探讨冠心病患者短时心率变异性的特点。结果显示 :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短时时域分析各项参数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认为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心率变异性短时时域分析具有简单、经济、方便、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胸科非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 2 38例胸科非心脏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发生心律失常 38例 ,年龄≥ 6 5岁、血氧饱和度 <0 .96、术前有合并症、术后有并发症、酸碱电解质紊乱者发病率明显升高 (P <0 .0 5 )。认为胸科非心脏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与高龄、低氧血症、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酸碱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