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25篇
  免费   3058篇
  国内免费   1335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373篇
妇产科学   211篇
基础医学   1869篇
口腔科学   189篇
临床医学   12937篇
内科学   17899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1256篇
特种医学   64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2991篇
综合类   29348篇
预防医学   5544篇
眼科学   939篇
药学   10249篇
  155篇
中国医学   3772篇
肿瘤学   561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1295篇
  2022年   1179篇
  2021年   1572篇
  2020年   1878篇
  2019年   1561篇
  2018年   779篇
  2017年   1456篇
  2016年   1686篇
  2015年   2101篇
  2014年   3872篇
  2013年   3933篇
  2012年   4910篇
  2011年   5488篇
  2010年   5082篇
  2009年   5048篇
  2008年   5607篇
  2007年   5066篇
  2006年   4586篇
  2005年   5407篇
  2004年   5081篇
  2003年   4702篇
  2002年   3483篇
  2001年   3060篇
  2000年   2220篇
  1999年   1833篇
  1998年   1619篇
  1997年   1707篇
  1996年   1492篇
  1995年   1494篇
  1994年   1224篇
  1993年   1005篇
  1992年   783篇
  1991年   711篇
  1990年   599篇
  1989年   678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摄食-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232-235
目的: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减速力(DC)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RFCA)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行RFCA术治疗患者,利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便携式远程心电记录仪监测术后3个月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早期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内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HRV、DC的变化特点与早期复发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早期复发54例。心房颤动RFCA术后HRV指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早期复发组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L/H)下降更显著,早期无复发组DC下降更显著。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复发与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无相关性(P>0.05),早期复发与高频功率(HF)、L/H及DC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RFCA术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L/H显著下降可能与心房颤动早期复发有关,DC显著降低可能与消融术后早期窦律的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63.
在门诊,有的人因心慌、气短前来就诊,经心电图等有关检查,诊断为心律失常。那么心律失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正常人的心律起源于心脏的窦房结,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而且很有规律。窦房结这种有规律的冲动,经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脏有规律的跳动,维持着人的正常循环。如心跳频率、心跳节律和冲动传导,其中有一项异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对十二指肠降部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及气钡造影的X线表钡。结果:此例病人经病理及手术证实与造影吻合。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对检查胃及十二指肠占位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临床进一步治疗有明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67例肺癌患者,此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材料和方法:术前确定组织学类型,应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进路送入导管至病侧支气管动脉,根据造影征象把本组病例分为多血管型和少血管型两组。每例病人治疗1-5次,平均3次。术后胸片和CY复查评价有效。结果:67例患者多血管型47例,少血管型20例,共进行BAI治疗197次,总有效率92.54%。显效率68.65%,中位生存期10.5个月,一年生存率76。1%。结论:BAI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不适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多血管型肺癌,首选BAI治疗。  相似文献   
66.
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评价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脑静脉畸形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常规MRI平扫及3D-MOTSA MRA检查。6例行Gd-DTPA增强T1WI,其中3例行3D-MOTSA增强MRA检查。结果 小脑4例,额叶、顶叶、枕叶共4例。5例MRI平扫引流静脉为长T1短T2流空信号,3例呈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扩张的髓静脉为网状及条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海蛇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3D-MOTSA MRA检查显示部分引流静脉,髓静脉显示较少。3D-MOTSA增强MRA检查引流静脉全程显示,髓静脉显示数目多。结论 MRI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的合并症,弥补脑血管造影的不足,3D-MOTSA增强MRA检查可取代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20岁。因精神分裂症于2006年7月11日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常规肌注东莨菪碱,0.3mg,1/日,以对抗氟哌啶醇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2006年7月25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腹胀症状,且逐渐加重,影响进食,为明确诊断进行X线检查,钡餐提示胃内大量食物存留,胃肠蠕动功能明显减弱,考虑为药物所致,建议停药后复查,三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68.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卧床体位和时间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玉香  张颖  郜玉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49-150,152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入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即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动脉的一种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是将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支架置人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持管径以保持其管腔内血流畅通。  相似文献   
69.
表现为牙痛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性,38岁,因间歇性牙痛1年,再发6h入院。患者于1年前出现不明原因的牙痛,每次持续10min后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不伴心悸气急,故未就诊。入院前6h在睡眠中突然牙痛,伴胸骨后剧痛、头晕、出汗、乏力,自服“去痛片”无效来院急诊。既往无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体检:BP110/90mmHg,T35.5℃,面色苍白,呈急性痛苦面容。右肺底闻及少许干湿罗音,心界不扩大,心率6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急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QRS波群Ⅱ、aVF、V7~V9导联呈qR型,Ⅲ导联呈QR型,V3R、V4R呈切迹的QS型,V5R~V7R呈Qr型…  相似文献   
70.
输卵管阻塞约占女性不孕症的1/3,近年来山于放射介入技术的应用,对输卵管近端梗阻有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对中远段等部位的粘连梗阻的治疗效果差,为进一步提高再通术的疗效,我们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中远段梗阻的40例患者钳介入术配合中药灌肛治疔,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