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29篇
  免费   15561篇
  国内免费   12759篇
耳鼻咽喉   1316篇
儿科学   3217篇
妇产科学   2270篇
基础医学   19350篇
口腔科学   3383篇
临床医学   37668篇
内科学   29247篇
皮肤病学   1952篇
神经病学   7316篇
特种医学   63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5篇
外科学   12622篇
综合类   78799篇
预防医学   21857篇
眼科学   2501篇
药学   32465篇
  377篇
中国医学   18022篇
肿瘤学   11389篇
  2024年   2578篇
  2023年   8548篇
  2022年   7147篇
  2021年   8516篇
  2020年   7800篇
  2019年   8374篇
  2018年   4393篇
  2017年   7127篇
  2016年   7937篇
  2015年   8850篇
  2014年   13220篇
  2013年   13082篇
  2012年   16861篇
  2011年   17820篇
  2010年   15992篇
  2009年   15220篇
  2008年   18931篇
  2007年   15669篇
  2006年   13553篇
  2005年   14707篇
  2004年   11124篇
  2003年   10498篇
  2002年   8204篇
  2001年   7210篇
  2000年   5377篇
  1999年   4280篇
  1998年   3575篇
  1997年   2846篇
  1996年   2512篇
  1995年   1946篇
  1994年   1464篇
  1993年   1084篇
  1992年   942篇
  1991年   888篇
  1990年   707篇
  1989年   739篇
  1988年   178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研究溶酶体保护蛋白/组织蛋白酶A(protective protein/cathepsin A,PPCA)基因敲除小鼠听功能和耳形态学改变,探讨半乳糖唾液酸沉积症听力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和颞骨连续切片,观察1月和2月龄的PPCA基因敲除纯合子(PPCA-/-)小鼠ABR反应阈和光镜下外耳、中耳及内耳形态改变,并以野生型(PPCA / )小鼠作对照。结果1月龄PPCA-/-小鼠ABR反应阈和耳形态无明显改变;2月龄时,短声和短音8、163、2 kHz反应阈较PPCA / 提高40~45 dB SPL,中耳黏膜增厚、听骨细胞囊泡化、变形和关节腔融合,血管纹增厚、螺旋神经节细胞、螺旋缘纤维细胞、前庭膜、基底膜及沿前庭阶外淋巴隙的间皮细胞囊泡化,但Corti器毛细胞及支持细胞正常。结论溶酶体保护蛋白/组织蛋白酶A缺乏可导致听力损害、中耳及耳蜗形态改变、中耳炎、听骨改变以及耳蜗螺旋神经节、血管纹、螺旋缘、前庭膜和基底膜等细胞的溶酶体储积,可能分别是传导性聋和感觉神经性聋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92.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导致妇女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并辅以化疗、放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根治时,与肩关节、胸胛骨运动相关的肌肉以及供营养的血管、神经暴露,被切断或切除,使其受到破坏性的侵袭,由此造成某种程度的上肢运动性障碍。通过康复指导,使乳腺癌术后患者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和技巧,在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对残留肌肉、血管、神经的补偿修复,几乎可达到术前状态,本文对100例病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丽珠赛乐)辅助治疗婴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85例)及对照组(24例)脑性瘫痪患儿予以理学疗法、高压氧舱、干预操等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丽珠赛乐治疗。用统一标准测评两组治疗前后发育商并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观察组疗效更优(P<0.001)。结论:丽珠赛乐注射液辅助治疗,可增加脑性瘫痪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2):F0002-F0002
浙江省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1年6月29日组建成立,是政府举办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与浙江省温岭市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技术指导机构,其主要职能涵盖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  相似文献   
995.
女性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为了解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更好地做好妇女的预防保健工作,我站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在本站门诊就诊的74589例女性患者进行尿路感染情况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我院自2008年1月至6月,使用B超定位,经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44例疗效观察,经治疗后疼痛消失或缓解,排石证实诊断,现就如何提高输尿管结石诊断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pET15b-TAT-EGFP和pET15b-TAT-Apoptin,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TAT-EGFP在细胞内的定位及TAT-Apoptin的诱导Caski凋亡活性。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15b后再连接EGFP和Apoptin基因,组成pET15b-TAT-EGFP(Apoptin)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1mMIPTG诱导TAT-EGFP(Apoptin)融合蛋白表达,His亲和层析柱纯化。培养的Caski细胞经过10%DMSO处理1h后,加入融合蛋白孵育1h,观察TAT-EGFP进入细胞的情况。同时用TUNEL检测TAT-Apoptin诱导Caski凋亡的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高表达pET15b-TAT-EGFP(Apoptin)重组子,纯化了分子质量约为30KD的融合蛋白TAT-EGFP和17KD的TAT-Apoptin融合蛋白,并在体外培养的Caski细胞经10%DMSO处理后证实TAT-EGFP融合蛋白穿透生物膜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通过对TAT-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证实了DMSO能够增强TAT的蛋白转导作用,为肽类及生物大分子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分析120例患者血清SAA、hs-CRP水平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比较两种血清炎症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与否的相关性。结果各斑块组血清hs-CRP、SA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清hs-CRP、SAA水平显著高于硬斑块组(P〈0.01);而易损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A与hs-CRP水平之间显著相关(r=0.725,P〈0.01)。结论血清SAA、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性质相关,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预测疾病的发生与转归。  相似文献   
999.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非依从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且非常复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包括药物的影响、患者的影响及药物提供者的影响。生活质量对患者接受治疗的主动性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探讨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如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中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Schnacky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研究。入选了100名患者,给予西地那非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记录患者的药物服用比例,记录的药物有13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磺脲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以及其它降压药物(除外利尿类药物)。结果显示,6个月时患者对降压药、他汀类药、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磺脲类药物的使用率提高了23.6%(从71.6%到95.2%,P〈0.001)。药物使用率提高最大的是B受体阻滞剂、5一羟色胺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12个月时患者对药物的使用率提高了12%(从81.5%到93.5%,P〈0.001)。该研究表明,使用西地那非治疗后患者对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有了显著地提高。相关的药房和心脏科医生非常关注药物的非依从性和随之产生的医疗费用的增加,所以他们现在意识到应该对适合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西地那非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Polymyxin B antagonizing biological activity of lipopolysacchari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polymyxin B ( PMB ) antagonizing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Hipopolysaccharide (LPS). Methods: The affinity of PMB for LPS and lipid A was assayed by biosensor, and the neutralization of PMB for LPS (2 ng/ml ) was detected by kinetic turbidimetric limnins test. The releases of TNF-α and IL-6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PMφ) after exposure to LPS ( 100 ng/ml) were detected,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LR4, TNF-α and IL-6 mRNA in PMφ induced by LPS (100 ng/ml) were measured by RT-PCR. Results: PMB had high-affinity to LPS and lipid A with dissocia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18.9 nmol/L and 11.1 nmol/L, respectively, and neutralized LP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urthermore, PMB could markedly inhibit the expressions of TLR4, TNF-α and IL-6 mRNA and the release of cycokines in LPS-stimniated murine PMφ. Conclusions: PMB neutralizes LPS and inhibites the expression and release of cycokines in macrophages, in which the affinity of PMB for lipid 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