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9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17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148篇
  1篇
中国医学   289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郭一多  刘静毅 《河南中医》2009,29(9):839-840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附子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组方用药,十分巧妙,用法用量缜密权衡,如附子生用,取其回阳救逆,附子炮用,取其温阳散寒,炮附子重用,取其祛寒湿痛,炮附子轻用,取其寒热错杂,炮附子常用,取其温肾化气。  相似文献   
12.
李发枝教授应用甘草泻心汤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远征 《河南中医》2009,29(8):740-741
李发枝教授善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高热不退等疑难病,均取得显效。  相似文献   
13.
井庆彦  张国骏 《河南中医》2009,29(11):1047-1047
"厥热胜复"问题,历来争议较大。笔者试从"厥热胜复"的病机、证候、转归、治疗、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 半夏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王某 ,男 ,32岁。口舌反复生疮 2年余。自服维生素B2 、谷维素后 ,症状虽可缓解 ,但不久又发作 ,如此反复 ,甚为苦恼 ,故而求诊于中医。症见口腔粘膜、牙龈、舌面等部位有多个溃疡面 ,大小约 0 5cm× 0 5cm ,周围色红 ,上覆黄白色分泌物 ,伴灼热疼痛 ,舌质淡胖 ,边有齿印 ,苔薄黄腻 ,脉濡数。素有嗜酒史。证属湿热内蕴 ,脾虚不运。以半夏泻心汤加味 :法半夏、黄芩、川黄连、枳壳、丹皮各 1 0 g ,党参、葛根各 1 5 g ,干姜、炙甘草各 6 g ,大枣 5枚。 5剂后 ,诸溃疡面消失。继服上方 1 0剂告愈。嘱戒烟、酒 ,…  相似文献   
15.
汉代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经典。全书立方二百八十一首,其中运用桂枝的方剂就有七十四首。由此可见,桂枝是张仲景应用得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并以桂枝为主药组成的桂枝汤作为第一方。后世医家称桂枝汤为群方之魁。本文是笔者学习了仲景之用,结合临床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是一首疗效确切的经方,主治少阴感寒,阳气不足,具有助阳解表之功.笔者运用本方化裁治疗多例阳虚外感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结合具体病例介绍点滴体会如下,以抛砖引玉,并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通便法即指运用通大便的方法使燥屎、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方法。本文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对仲景对该法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病、方、药证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伤寒论>证、方、药特点>一文很受启发.<伤寒论>的精髓在于辨证施治,本文亦对病、方、药证辨浅析于后.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医圣张仲景学术思想之渊源与其治学精神、历史功绩等。剖析了辨证论治之含义,总结出先圣后贤善用经方治病的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20.
笔者读《伤寒杂病论》,见仲景之辨治虫证颇妙, 观其述证用药每与经旨相符合,其揭示出虫之因则以 中虚湿热为主流,其所示虫证之病位则有上下表里之 各异,其所制治疗剂型则有汤、丸、熏、洗与烙之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