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714篇
药学   90篇
  2篇
中国医学   19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第二次国际干眼研讨会于2017年夏季报告提出,干眼是一种多因素的眼表疾病,其特征是泪膜稳态丧失,伴有眼部症状,其中泪膜不稳定和高渗透压、眼表炎症和损伤以及神经感觉异常具有致病作用。干眼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会导致卫生成本增高,阻碍日常活动的开展,从而降低人群生活质量。本文简要介绍干眼的病因、发病机制,并着重介绍近2 a来关于干眼治疗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结膜炎的泪膜功能变化的观察,分析其与干眼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门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者42例(84只眼)为观察组,正常者42例(84只眼)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所有受检对象年龄、性别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排除全身及其他眼表疾患。结果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泪膜功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SIt、BUT、FL三项指标与对照组之间相比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结膜炎会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8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70例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 Ⅰ)、干眼症主观症状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果.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周、4周后,两组BUT、ShirmerⅠ、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87、0.570、0.267、0.392、0.686、0.623、0.375、0.718、0.736、0.599、0.311、0.415、0.714、0.676、0.450、0.738,均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BUT、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357、0.441、0.723,均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BUT、Shirmer Ⅰ、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315、0.389、0.507、0.663,均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痊愈率为67.0%、总有效率为9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9%、81.4%(χ^2=17.11、14.04,均P<0.05).结论 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84例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联合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rhEGF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眼表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中央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BUT、SchirmerⅠ试验及TMH较对照组更高,而FL较对照组更低(P<0.05);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hEGF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眼表功能,减轻眼部炎症反应,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6.
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列于致盲性眼病的首位,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正常情况下,眼球的晶状体应该是透明的,这样外界物体经过透明的晶状体投射到视网膜上,经大脑反射成像,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儿童干眼的临床特点,了解其与成人干眼之间的差异。方法:分析门诊收集的干眼病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其中儿童干眼78例,成人干眼353例。结果:儿童组男女之比为1.9∶1,成人组男女之比为1∶2,儿童干眼男性较成人居多,儿童干眼的临床症状儿童干眼的瞬目增多(89.7%)明显高于成人(15.9%),而成人干眼的干涩(85.5%)、视疲劳(78.8%)、视力波动(43.3%)、异物感(77.6%)明显高于儿童(P均<0.01),儿童眼的危险因素中视频终端综合征[43例(55.1%)]、过敏性结膜炎[30例(38.5%)]比例明显高于成人干眼。实验室检查方面,儿童干眼的泪膜破裂时间更为敏感,与成人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与成人干眼比较,儿童干眼有如下特点:主要表现为瞬目次数增加伴眼红、流泪,儿童干眼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视频终端综合征和过敏性结膜炎。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泪膜功能,并分析其与儿童干眼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取临床诊断为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8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取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8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FL)染色检查。结果: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常合并干眼症的相关症状:瞬目次数增加(33%),干涩感(14%),烧灼感(10%)。观察组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双眼泪液分泌试验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眼泪膜破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双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泪膜功能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与病程、亚型分类无关。结论: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泪膜功能发生改变,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  相似文献   
60.
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琳  孔珺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2008,28(11):860-862
目的探讨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对临床确定为干眼的患者(除外其他任何眼病)进行电脑验光,筛查出存在散光的干眼患者和无任何散光的正视眼干眼患者,分别对其进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DR-1)、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reak-up time,BUT)。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散光的干眼患者与正视眼干眼患者DR-1及BUT结果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Ⅰ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患者的DR-1及BUT、SⅠt结果与散光的屈光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近视散光、远视散光患者的DR-1检查及BU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逆规和顺规散光患者相比其D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轴和顺规散光患者相比其D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逆规散光与斜轴散光的DR-1和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2)逆规散光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较顺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