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6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7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32篇
预防医学   501篇
眼科学   2486篇
药学   355篇
  3篇
中国医学   10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地形图和屈光状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 ,患者角膜地形图和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 对2 0 0 0年~ 2 0 0 1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 136例 (15 1只眼 )患者术前、术后随访一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 1、3、6、12月术眼的球镜、散光、角膜地形图曲率和散光 sim k值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 ;术后 1~ 12月视力和屈光状态稳定 (方差分析 P >0 .0 5 )。术后 6月平均视力为 0 .5 9± 0 .2 3,矫正视力为 0 .82± 0 .19,术后 6月 ,球镜为 (-0 .2 4± 0 .88) D,散光为 (- 0 .5 6± 1.0 1) D,在± 1.0 D之内球镜和散光眼分别为 84.0 %和 6 4.0 % ,≥ 0 .5和≥ 0 .8的视力分别为 70 .0 %和 2 8.0 % ,≥ 0 .5和≥ 0 .8的矫正视力分别为 94.0 %和 72 .0 %。≥ 0 .5和≥ 0 .8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的平均百分率分别由 6 1.96 %和 2 3.49%提高到配镜矫正后的 92 .35 %和 6 3.0 9%。结论 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形态和屈光状态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视力。由于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无调节功能和测量误差 ,目前部分患者需要配戴较低度数的眼镜矫正远或近视力 ,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术前预留屈光度对不同年龄LASIK手术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和视觉症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年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后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并观察术前预留屈光度对术后长期疗效和近距离工作的影响。方法对224例(448只眼)近视LASIK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按年龄分成3组:Ⅰ组(全矫组)205只眼,年龄18~27岁(21.73±2.65岁);Ⅱ组(预留-0.25 D组)147只眼,年龄28~36岁(32.08±2.66岁);Ⅲ组(预留-0.50 D~- 0.75 D组)96只眼,年龄36~50岁(39.17±2.84岁)。主要观察指标:手术后裸眼视力裸眼远视力、等值球镜屈光度,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主观视觉症状。随访时间≥5年。结果术后裸眼视力裸眼远视力≥1.0的Ⅰ组有172只眼(83.9%),Ⅱ组有121只眼(82.3%),Ⅲ组有69只眼(71.9%),其中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裸眼远视力≥0.5的Ⅰ组有199只眼(97.2%),Ⅱ组有142只眼(96.6%),Ⅲ组有83眼(86.5%),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Ⅰ组(-1.08±0.93)D,Ⅱ组(-1.17±0.96)D,Ⅲ组(-1.40±0.85)D,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5年残余屈光度在-0.5~+0.5 D之间Ⅰ组有117只眼(57.1%),Ⅱ组有87只眼(59.2%),Ⅲ组有29只眼(30.2%);在-1.00~+1.00 D之间Ⅰ组的有187只眼(91.2%),Ⅱ组分别有138只眼(93.9%),Ⅲ组有69只眼(71.9%)。术后5年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Ⅰ组2.10±2.11,Ⅱ组3.02±2.38,Ⅲ组5.94±3.46。Ⅰ组和Ⅱ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Ⅰ、Ⅱ和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年龄较大特别是近距离用眼多的患者,术前预留一定量的屈光度可减轻其术后疲劳感,合适量的预留屈光度并未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行LASIK手术后都可获得较好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ZK)作为一种新型屈光矫正手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其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通过对我院2082例(4084眼),实施LASZK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良好的护理对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至关重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4.
儿童视觉发育异常形成弱视是严重的眼病之一,发生率达2%~4%。为了今后更有效地开展儿童弱视、斜视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探讨弱视儿童的斜视、屈光不正的发生情况,现将1985年以来确诊为弱视的218例儿童436只眼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10):968-968
本书由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有学术特长的多位专家、教授编写而成,是以介绍眼科激光临床新技术为主的临床参考书,是国家级继续教育系列参考书之一。共8章,分别介绍激光医学基础、眼后节激光应用、眼后节的光凝治疗、眼后节新技术检查与治疗、青光眼的激光治疗、白内障手术的新进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激光屈光手术、羊膜移植用于眼球表面重建等。可供眼科以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生、研究生参考。本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定价:27.00元。联系人:宁柯,电话:010-51927283。  相似文献   
16.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多导视诱发脑电地形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多导视诱发脑电地形图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孟祥成,朱云,张雨春,吕大光,孟令勇,惠家季,高效曼,刘亚娜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眼科神经内科候勤英,于聪敏,张东旭前言弱视是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1],目前国内外对斜视性弱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角膜厚度改变重要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应用各种方法测定角膜厚度的检查仪器的逐渐普及,及屈光性角膜成形术在临床上的开展,要求角膜厚度测量更加精确。有关正常人角膜厚度国内外已有多次报道,但反映我国人屈光不正眼角膜厚度资料尚不多。我们自1991年以来,对屈光不正眼的角膜厚度进行了测定,现简要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检查对象:主要为来本院施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屈光不正者。均无影响角膜厚度的眼病及全身病者。其中男192例384限,女109例218眼,计602眼;年龄17~47岁,平均24.l岁;矫正视力1.0以上(少数矫正视力不…  相似文献   
18.
Epi-LASIK拓宽了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治范围,避免了LASIK的常见瓣并发症,并减少了与PRK或LASEK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角膜创伤愈合反应机制研究的深入,波前像差技术的不断进步,抑制haze的最佳药物疗法的研制,角膜表面切削术尤其是Epi-LASIK将成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形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屈光不正患者接受了角膜屈光手术,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研究开始关注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形态的变化,尤其是术后出现的角膜后表面前凸。它不仅会导致角膜屈光度的测量产生误差而引起人工晶状体度数估计错误,严重者可出现继发性圆锥角膜。  相似文献   
20.
眼科显微手术的新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映川 《四川医学》2004,25(5):505-506
20世纪40年代,显微手术开始在眼科临床应用,在眼科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它使眼科手术治疗从宏观世界进入了微观世界。近20年来,由于手术显微镜以及显微手术器械的改进,相关仪器以及新型手术材料的问世和不断更新,手术者的手术技能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使显微手术又向前大大的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