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15篇
  免费   2039篇
  国内免费   445篇
耳鼻咽喉   272篇
儿科学   2744篇
妇产科学   320篇
基础医学   985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11066篇
内科学   1746篇
皮肤病学   168篇
神经病学   514篇
特种医学   14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2954篇
综合类   28067篇
预防医学   7046篇
眼科学   191篇
药学   16966篇
  212篇
中国医学   14404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1151篇
  2022年   1015篇
  2021年   1535篇
  2020年   1681篇
  2019年   2085篇
  2018年   749篇
  2017年   2225篇
  2016年   2367篇
  2015年   2639篇
  2014年   5550篇
  2013年   5147篇
  2012年   5814篇
  2011年   6348篇
  2010年   5620篇
  2009年   4821篇
  2008年   4712篇
  2007年   4781篇
  2006年   4365篇
  2005年   4881篇
  2004年   5294篇
  2003年   5709篇
  2002年   3288篇
  2001年   1650篇
  2000年   1057篇
  1999年   854篇
  1998年   742篇
  1997年   737篇
  1996年   507篇
  1995年   462篇
  1994年   429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体温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治疗后120 min的降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其余49例完成试验;对照组无脱落病例,50例全部完成试验。(2)治疗后30、60、120 min,2组患儿的体温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及前1个观察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60、120 min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20 min,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降温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49/49),对照组为96.0%(48/50),治疗组的降温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1.2%(30/49),对照组为18.0%(9/5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相比单纯布洛芬口服治疗,可更好地降低患儿体温,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2.
63.
<正>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底、口腔、手掌部位出现水疱,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本病好发于春夏交接之时,主要患病人群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患儿在治疗后效果较为显著,但也有少数患儿在治疗中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成年人感染此种病毒后往往不会发病,但是会成为病毒的携带和传染者。对我院2013年3月~10月间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方式进行分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胃炎(P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PAG患儿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两组(A组47例,B组45例),A组采用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B组单纯予以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呕吐改善时间、上腹痛改善时间、纳差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高于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PAG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5.
66.
67.
回顾总结144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饮食和严密观察伤口出血疼痛和感染情况,认为围手术期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利于患儿恢复,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4):2526-2527
目的观察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实施急诊综合护理,比较并发症及退热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较快促进患儿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左西替利嗪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腹痛、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3.13±0.98)、(2.39±0.95)、(3.48±0.87)、(5.01±0.7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34±1.07)、(4.01±0.93)、(4.54±1.04)、(7.33±1.0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儿均复发1例,复发率均为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西咪替丁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