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8篇
  免费   1491篇
  国内免费   945篇
耳鼻咽喉   290篇
儿科学   343篇
妇产科学   104篇
基础医学   699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3515篇
内科学   3548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5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1681篇
综合类   8206篇
预防医学   2299篇
眼科学   149篇
药学   4590篇
  52篇
中国医学   6287篇
肿瘤学   202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808篇
  2022年   676篇
  2021年   857篇
  2020年   841篇
  2019年   850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710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991篇
  2014年   1708篇
  2013年   1624篇
  2012年   1954篇
  2011年   1963篇
  2010年   1872篇
  2009年   1725篇
  2008年   2134篇
  2007年   1739篇
  2006年   1587篇
  2005年   1676篇
  2004年   1417篇
  2003年   1094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721篇
  2000年   675篇
  1999年   518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0500862 心外膜电位重构中边界条件不完全的仿真研究,0500863 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复杂性研究,0500864 锥形血管内血液脉动流的数值模拟,0500865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焦域模型,0500866 骨骼肌介电行为的理论模型仿真。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西医采取促进胃排空,保护胃粘膜,中和胃酸等治疗,中医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为基本治法,给予四逆散加减进行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25例,有效3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3.
回肠新膀胱术后新膀胱的功能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符合单纯膀胱全切除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指征同时膀胱颈及后尿道无肿瘤浸润的患者,多主张膀胱全切除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术后无需腹壁造口、无需佩带尿袋,能从尿道可控排尿,与以往各种尿流改道术相比,该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新膀胱功能训  相似文献   
74.
Resina  D  尚珂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1):719-719
构建了一株可在P.pastoris甲醛脱氢酶1基因的启动子(PFLD)转录控制下,表达稻根霉脂肪酶基因的毕赤酵母重组菌,以研究该表达系统可否用于无需甲醇诱导的高细胞密度流加补料培养技术生产重组蛋白。使用PFLD系统开发了简单可靠的流加补料技术,在诱导期分别用甲胺和山梨醇作为氮源和碳源。在3种恒定生长速率下分别进行3项流加补料发酵试验,  相似文献   
75.
76.
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珍 《河北中医》2007,29(9):793-793
2004—2006年,笔者采用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12例,女34例;年龄20~58岁;病程4个月~5年。1.2诊断标准参照《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确定诊断。①均有典型的上腹痛,多为隐痛、胀痛,伴嗳气、口苦、泛酸;②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粗糙、糜烂,表面附有黄绿色胆汁;③组织学改变有比较特征性病理变化,活检证实为慢性胃黏膜炎症性改变。1.3治疗方法予疏肝和胃汤。基本方:枳壳12g,降香10g,白芍药20g,制延胡索20g,香附10g,甘松10g,合欢皮15g,川楝子15g,旋覆花10g,五灵脂10g,甘草5g。加减:上腹痛加娑罗子、佛手;腹胀加煨木香、莱菔子、厚朴、炒麦芽;泛酸加海螵蛸、瓦楞子;恶心欲呕加法半夏、佩兰。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约500mL,分早、晚2次温服。3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疗效。1.4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确定疗效。治愈: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胃黏膜炎症消失或明显减轻;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  相似文献   
77.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机理和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与胃酸一样可作为致病因子,是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腺癌、胃炎、胃溃疡、胃癌的致病因子之。根据反流的部位可分为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和十二指肠胃食管(DGER)反流。胆汁反流的形成原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胆汁反流是上消化道动力功能紊乱以及抗胆汁反流的生理屏障减弱或丧失的结果,如奥狄氏括约肌功能紊乱、幽门关闭不全或持续开放、  相似文献   
78.
陆伟  罗雁  钱绍诚 《天津医药》2005,33(8):541-54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食管(BE)。该病既有消化道症状,又有消化道外症状,同时增加了食管癌的危险。因此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79.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损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笔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现,药物的选择固然重要,药物的给药方式也是决定药效的关键环节。由于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给药后的护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枳实陷胸方及电针,对照组用雷尼替丁合吗丁啉,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胃镜、病理等客观变化,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