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045篇
  免费   26527篇
  国内免费   15816篇
耳鼻咽喉   7417篇
儿科学   1853篇
妇产科学   6824篇
基础医学   21821篇
口腔科学   3912篇
临床医学   74200篇
内科学   27651篇
皮肤病学   2040篇
神经病学   5151篇
特种医学   188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2篇
外科学   45516篇
综合类   126462篇
预防医学   37971篇
眼科学   1950篇
药学   43257篇
  580篇
中国医学   20961篇
肿瘤学   73412篇
  2024年   2361篇
  2023年   9455篇
  2022年   8484篇
  2021年   10320篇
  2020年   9955篇
  2019年   9784篇
  2018年   5454篇
  2017年   8930篇
  2016年   10818篇
  2015年   11904篇
  2014年   20381篇
  2013年   20768篇
  2012年   27719篇
  2011年   29898篇
  2010年   28894篇
  2009年   29270篇
  2008年   32319篇
  2007年   29454篇
  2006年   26906篇
  2005年   26836篇
  2004年   22431篇
  2003年   16999篇
  2002年   15139篇
  2001年   14798篇
  2000年   12134篇
  1999年   11259篇
  1998年   11228篇
  1997年   11685篇
  1996年   10354篇
  1995年   8616篇
  1994年   7363篇
  1993年   5260篇
  1992年   4722篇
  1991年   3451篇
  1990年   2093篇
  1989年   1852篇
  1988年   331篇
  1987年   314篇
  1986年   212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7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2.
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活性的上调是许多癌症明显的共同特征。该途径的第一种限速酶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在黑色素瘤、乳腺癌和肾癌等癌组织中高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侵袭有着重要作用。糖酵解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在PHGDH作用下,氧化为磷酸羟基丙酮酸并最终合成丝氨酸。丝氨酸转化为甘氨酸,然后在核苷酸、s-腺苷甲硫氨酸(SAM)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HGDH 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55例妇科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患者经相应治疗及护理,骨髓造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改善总有效率90.9%。2例患者合并感染,肝肾功能正常。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易出现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加强化疗后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完成化疗疗程,稳定度过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106.
张哲铭  夏一涵  李耀宁  李晓东 《癌症进展》2021,19(24):2489-2493,2525
p21活化激酶4(PAK4)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的一员,在进化上高度保守,通过参与体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侵袭、转移及凋亡等过程,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对恶性肿瘤的深入研究,发现PAK4在肿瘤进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就PAK4在相关恶性肿瘤进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以期能为未来相关靶向药物开发及相关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 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1 例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复习既往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18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左肺上叶近中央区的部分实性伴空洞病灶。行肺叶切除,镜下病理检查发现,肿瘤边界欠清,以基底细胞、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乳头状增生为主。诊断为( 左肺上叶)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手术切除后未见复发。结论 此例患者为目前发现的年龄最小且发生于近中央区的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该肿瘤是一种好发于肺外周部的罕见肿瘤,发生于近中央区的更罕见,绝大多数发生于老年人,青少年发病者罕见,一般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实性,部分实性或是磨玻璃结节,可见空洞,病变好发于外周肺,易于肿瘤混淆; 显微镜下见以基底细胞、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增生为主,可见黏液湖形成,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2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额外行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态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心理态势较对照组更理想,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行临终关怀护理,可改善其情绪,控制不良事件,也能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少见,本文旨在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以促进临床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1例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患者以睾丸无痛性肿大1年就诊,血AFP、β-hCG及LDH均升高,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该肿瘤含有2种成分(精原细胞瘤+未成熟性畸胎瘤),诊断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随访6个月,AFP、β-hCG及LDH均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较为少见,恶性程度高,症状隐匿,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影像学、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是其基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