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1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34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88篇
内科学   34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2146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00篇
  2篇
中国医学   495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王淑珍  彭淑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87-4188
目的:研究大黄敷脐和口服或鼻饲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别,为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大黄粉敷脐组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大黄口服或鼻饲组应用大黄100 mg/(kg.次)治疗,入院时和入院后72 h检测TNF-α、IL-1、IL-6及血乳酸。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细胞因子有明显降低作用,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粉敷脐疗法和口服或鼻饲疗法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大黄粉敷脐疗法对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更加实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2.
1临床资料 41例均为2004年7月~2006年12月本院门诊女性患者,未在妊娠期,观察前行胸部X线、肝功能、血常规检查无异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年龄23—46岁,平均30.2岁;病程2月~5年,平均2.8年;已婚19例,未婚3例,有生育史18例,安放宫内节育环10例,口服避孕药3例,有人工流产史4例。对照组19例,年龄25~45岁,平均31.3岁;病程4月~5.2年,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血瘀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 116例 ,均予大黄虫丸 9g口服 ,每日 3次 ,连服 3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为 81.0 % ,显效率为 2 6 .6 % ,有效率为 5 3.4 %。在症状方面 ,胁痛的改善率为 75 % ,疲倦乏力、腹胀、纳呆改善率均在 85 %以上。血清ALT、AST、TBil及DBil水平下降 ,但对乙肝病毒抗原阴转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虫丸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缓中补虚及清泻湿热的作用 ,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具有攻补兼施的特点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4.
大黄甘草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大黄、甘草组成,主治实热积滞胃肠,食已即吐,大便秘结者。笔者临床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2例如下。1痢疾王某,男,18岁,2000年6月10日初诊。患者于昨天上午进食不洁食物后,夜间出现发热,体温39℃,腹胀,时疼痛,今晨大便红白黏冻交杂,精神疲惫,饮食不进。刻诊:体温39.5℃,大便红多白少,已便五六次,腹痛,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大便常规:WBC( ),RBC( ),脓细胞( ),吞噬细胞0~3/HP。辨证属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腑气不利之湿热痢。治宜清热化湿,调气行滞。药用:大…  相似文献   
35.
HPLC法测定天山大黄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黄是闻名世界的传统中药,它的应用已有2000年的历史,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多方面的功能,临床上还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有关大黄的研究多集中于药典收载的品种,对同属其它植物的研究较少。天山大黄是唯独生长在新疆天山山脉附近的一种品种,资源较丰富,但有关其生药学和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  相似文献   
36.
大黄灌肠治疗肝性脑病30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中药大黄灌肠对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肝性脑病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采用综合治疗 ;治疗组加用大黄灌肠治疗 ,对照组加用乳果糖灌肠治疗。 2组均治疗 3d。结果 总疗效治疗组 (5 4 .87± 30 .17) % ,对照组 (48.71± 35 .33) %。结论 大黄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7.
38.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主要功效泻热通便,部分地区或民间将土大黄或山大黄混作大黄药用,笔者现将鉴别要点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骆安邦应用大黄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骆伟斌  周来兴 《中医杂志》1994,35(4):210-211
骆安邦老中医业医50余载,精于医理,勤于临床,省疾治病,处方遣药,颇有独到之处,对于大黄的应用经验卓著,常一味大黄而下,单刀直入,直捣病所,出奇制胜,奏效神速,其功用已突破了泻下药所能解释之范围。本文就骆老应用大黄的经验分述如下。1 在妇科疾病的应用骆老常引清·唐容川之言:“大黄一味既是气药,又是血药,止血不留瘀,尤为妙药……今人不敢用,惜哉!惜哉!”提醒我们应重视大黄的  相似文献   
40.
黄疸茵陈冲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承英  陈燮芳 《中成药》1995,17(12):18-19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黄素和大黄酚为成分分析的定量指标,测定黄疸茵陈冲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样品加样回收率:大黄素为99.73%,大黄酚为98.15%,黄疸茵陈冲剂中大黄素的含量为0.00386%-0.00403%,大黄酚的含量为0.0042%-0.00455%,样品用超声波震荡法提取,过滤膜净化。色谱柱:μ-BondapakC18(Radial-PAL3.9mm×30cm),流动相:乙晴0.1%高氯酸(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外标峰面积法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