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06篇
  免费   1668篇
  国内免费   2134篇
耳鼻咽喉   254篇
儿科学   250篇
妇产科学   327篇
基础医学   2041篇
口腔科学   1041篇
临床医学   3416篇
内科学   3556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911篇
特种医学   5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403篇
综合类   7346篇
预防医学   1023篇
眼科学   1055篇
药学   2540篇
  33篇
中国医学   1730篇
肿瘤学   1225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84篇
  2022年   517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660篇
  2019年   720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95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880篇
  2014年   1276篇
  2013年   1357篇
  2012年   1919篇
  2011年   2277篇
  2010年   2070篇
  2009年   2102篇
  2008年   2158篇
  2007年   1977篇
  2006年   1774篇
  2005年   1691篇
  2004年   1360篇
  2003年   1069篇
  2002年   800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血浆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inhihitory factors,MIF)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非进展组)5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MIF,同时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斑块性质,脑梗死患者又分为无斑块26例、稳定斑块40例和不稳定斑块40例,并进行MIF比较。结果进展组症状相关侧颈动脉斑块以不稳定斑块为主,占44.6%;与非进展组MIF(19.50±4.66)μg/L和对照组(23.06±5.10)μg/L比较,进展组MIF(26.24±6.08)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无斑块患者MIF分别为(26.48±6.12)μg/L(23.45±5.04)μg/L、(21.12±4.5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IF水平的升高和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苯那普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入选70例ACS患者为ACS组,并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又分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2例,对照组32例。比较各组Toll样受体4(TLR4)、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ACS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苯那普利治疗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可能通过抑制ACS患者TLR4过度表达及其下游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MMP-9分泌,稳定ACS易损斑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93.
槲皮素对人胃癌细胞侵袭和M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人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BGC-823细胞后,以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以Boyden小室模型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2,MMP-2)基因mRNA水平,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癌细胞MMP-2基因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胃癌BGC-823细胞经槲皮素处理后,恶性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05,P<0.005).槲皮素处理组MMP-2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槲皮素作用浓度的增加,MMP-2的mRNA和蛋白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槲皮素可明显抑制胃癌BGC-823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ar extraction,fSMILE)对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fSMILE的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13例26眼患者,其中, 10例20眼患者为先天性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3例6眼为隐性眼球震颤。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屈光度、眼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最佳矫正远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屈光度均优于术前,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屈光度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fSMILE治疗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DME患者86例104眼,随机分为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conbercept ophthalmic injection,COI)组(43例50眼)和联合组(43例54眼)。COI组给予患者玻璃体内注射COI治疗,联合组在COI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含量以及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和COI组患者房水VEGF、SDF-1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均低于CO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联合组和COI组CMT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CMT均低于CO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联合组和COI组BCV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联合组BCVA均高于CO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中和治疗后,COI组和联合组分别出现眼压升高3眼和2眼,结膜充血各2眼,玻璃体积血各1眼;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可有效降低DME患者房水VEGF、SDF-1水平,降低CMT,提高BCVA,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miR-17-5p对小梁网细胞外基质(ECM)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和正常小梁网组织,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17-5p和Smad3表达;将人小梁网细胞(HTMCs)分为miR-17-5p mimics和miR-17-5p NC组,分别转染载有miR-17-5p mimics组和miR-17-5p NC的载体,Western blot检测HTMCs中ECM蛋白纤连蛋白(FN)、胶原蛋白I(CoL-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靶基因预测库预测miR-17-5p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联合Western blot鉴定靶基因。HTMCs中共转染miR-17-5p mimics和Smad3过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中Smad3、FN、CoL-I、α-SMA的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小梁网组织中miR-17-5p表达量为1.16±0.11,高于POAG小梁网组织的0.19±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41,P<0.001);正常小梁网组织中Smad3蛋白表达量为0.31±0.06,低于POAG小梁网组织的0.8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5,P<0.001)。miR-17-5p mimics组HTMCs中FN、CoL-I和α-SMA蛋白表达均低于miR-17-5p 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靶基因预测库预测及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联合Western blot鉴定证实Smad3为miR-17-5p下游靶基因;miR-17-5p+Smad3转染组HTMCs中Smad3、FN、CoL-I和α-SMA蛋白表达均高于miR-17-5p+vector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miR-17-5p 能抑制HTMCs的ECM蛋白表达,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Smad3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对比分析切口水润法与常规分离方法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患者角膜上皮损伤、角膜主观感受、视力恢复及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眼科屈光中心行SMILE手术的患者60例(120眼)。将患者随机对等分成两组:常规分离组30例(60眼)和切口水润组30例(60眼)。常规分离组分离方法:用吸血海绵擦净结膜囊水分,用透镜分离铲起瓣,先后分离基质透镜的上下表面,再用微透镜镊取出角膜基质透镜。切口水润组辅助分离技术:用吸血海绵擦净结膜囊水分,透镜分离铲细头蘸1滴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浸润切口后起瓣,用透镜分离铲钝头蘸1滴平衡盐溶液浸润切口后,再分别分离基质透镜的上下表面,最后用微透镜镊头部蘸1滴平衡盐溶液浸润切口,之后取出角膜基质透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损伤、角膜主观感受、视力恢复以及对比敏感度。结果 术后1 d常规分离组发生切口周边角膜上皮损伤者21眼,切口水润组3眼,常规分离组术后切口角膜上皮损伤发生率高于切口水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分离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1 d及术后3 d角膜主观感受评分均高于切口水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76、11.294、5.065,均为P<0.05)。术后1 d~1 a,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0.05~0.80干涉条纹视力下两组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在SMILE手术中使用切口水润法辅助分离技术,不仅能达到和常规分离方法一样的临床效果,还能减少切口角膜上皮损伤,改善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3周龄豚鼠80只(80眼),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FDM组、雷帕霉素组、FDM+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M组单纯缝合豚鼠右眼眼睑;雷帕霉素组于实验第1天、第7天豚鼠右眼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50 μg;FDM+雷帕霉素组于实验第1天、第7天豚鼠右眼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50 μg后再缝合右眼眼睑。记录各组豚鼠实验前及实验第7天、第14天的眼轴长度、屈光度;并取各组豚鼠视网膜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各组豚鼠视网膜形态变化;取各组豚鼠巩膜行RT-PCR检测巩膜组织中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豚鼠巩膜组织中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 FDM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第7天、第14天豚鼠的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增加,形成了相对近视;FDM组巩膜中MMP-2、α-SMA 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增加,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DM组豚鼠巩膜中mTOR mRNA和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视网膜变薄,各层结构排列紊乱、疏松。雷帕霉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第7天、第14天豚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视网膜形态无明显变化。FDM+雷帕霉素组与FDM组相比,实验第7天豚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第14天右眼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多,MMP-2、α-SMA、mTOR 的mRNA和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雷帕霉素球结膜下注射可延缓豚鼠FDM的形成,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巩膜中的MMP-2、TGF-β1、α-SM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且对正常豚鼠视网膜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率,但目前其发病原因仍不明确。文献报道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主动脉中层退行变有关,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在细胞外基质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活性或含量增加可引起主动脉中层结构蛋白的过度降解,参与主动脉中层退行变,初步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主动脉夹层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MP与主动脉夹层发病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移植组、电针+ADSC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2h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取大椎穴和内关穴行电针治疗。ADSC组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细胞悬液,电针+ADSC组联合电针和AD-SC移植治疗。缺血7d后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采用Western bol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电针+ADSC组海马区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DSC组和电针+ADSC组NSS评分均显著降低,海马区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其中电针+ADSC组较电针组和ADSC组NSS评分显著降低,而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脑海马区SDF-1和CXCR4表达,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