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通过分析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遗传因素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影响,为帕金森病的预防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能的遗传学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NCBI中Genbank数据库中的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序列进行两两序列的局部比对分析。确定相关序列的度量关系,并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由模糊聚类的结果可知,当α=0.6时,共分为三类,其分别为:{x2,x12,x9,x17,x3,x7,x10,x13,x14,x18,x19};{x5,x16,x1,x6};{x4,x8,x11,x15}。结论由聚类分析的角度可推断:被聚为一类的基因其功能普遍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ampC结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产AmpC酶株的筛选,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并测定产AmpC酶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对3株高度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和1株敏感菌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序列进行分析,测序的菌株与E。cloacae p99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株的检出率为24.6%。产AmpC酶菌株多呈多重耐药,产AmpC酶耐药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阴沟肠杆菌耐药株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E.cloacae p99的同源性为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仅Ala-58→Pro发生点突变。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细菌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的药物。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其ampC结构基因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艾滋病和各种癌症来说、非典并不比它们更可怕。正如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说:非典患者在总人数中只占很小很小的比例,而死亡的比例就更小了。它之所以让全世界感到不安,关键在于它的突发性、传染性和现阶段仍存在的未知性。 找到导致这次非典发病的病源真凶,不仅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更是科学家们的期盼。 那么非典是何物?为何那么猖厥?真如传言那样神秘莫测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专家们的一步步研究,慢慢认识非典,看看这个“神秘怪物”是何面目!  相似文献   
14.
PCR扩增rRNA基因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CR技术以其快速及准确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与菌种鉴定中。本文重点从16SrRNA序列、16S—23S rRNA间隔序列、5S rRNA序列及tRNA基因序列扩增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PCR技术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SARS病毒基因序列的测定,SARS病毒元凶原形毕露。然而,要成功控制SARS的传播需要研制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和试剂以及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毕竟,随着人类抗击SARS战事的纵深发展,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人类之间的另一场围绕寻找SARS疫苗、开发抗SARS药物而展开的技术竞赛和经济竞争已悄然上演…… (本报道是截至5月23日的追踪信息)  相似文献   
16.
SARS从爆发到现在已有一年多了,虽然流行已经过去,但对SARS病毒(SARS-CoV)的研究却从未停止过。本文综述了SARS-CoV基因全序列的特点,分析了序列稳定性以及病毒基因序列的基本框架和调控,探讨了SARS-CoV的可能来源。  相似文献   
17.
HIV亚型特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特征,艾滋病病毒(HIV)可分为诸多的亚型。HIV亚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HIV的起源、流行规律和地理分布,对HIV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疫苗研制及控制对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疟原虫的转染过程是将克隆有外源基因序列的质粒导入疟原虫细胞中,转化入细胞中的质粒或以游离体的形式存在,或插入到疟原虫的染色体中。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逐渐成熟,近10年来,已经在恶性疟原虫[1](Plasmodiumfalciparum,P.f)、伯氏疟原虫[2](Plamodium berghei,P.b)、偌氏疟原虫  相似文献   
19.
秦炯 《中国医刊》2006,41(3):2-3
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既往许多不被认识的遗传性疾病得到诊断或治疗。近年来,新发现的遗传病种类越来越多。权威的《孟德尔人类遗传学(Mendelian Inheritancein Man,MIM)》1965年初版时仅收录1000多个病种,1998年底突破10000种,截至2005年12月已超过16400种。其中已明确基因序列缺陷的就达10000种以上(http://www.Be—bi.nlm.nih.gov/Omim/mimstats.html)。在遗传性疾病中,遗传代谢病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病因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而逐渐受到小儿神经科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11-2013年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新近感染者毒株基因特征的研究,了解当地HIV毒株流行及耐药毒株发生传播的情况。方法采集当年新确证的、16~25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共176份。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通过扩增HIV-1 pol区片段,进行测序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3年共获得pol区序列176条,主要以CRF01_AE为主(86.9%,153/176);其次也发现了少量CRF07_BC、CRF08_BC和B亚型。共有5例(2.8%,5/176)出现耐药突变,4例为异性性传播,1例为注射吸毒传播,其中1例针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I),3例针对非核苷类抑制剂(NNRTIs),另有2例针对核苷类抑制剂(NRTIs)发生耐药突变。结论当地主要流行毒株为CRF01_AE,广西柳州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传播目前处于低度传播水平,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近感染者的耐药监测和病人的治疗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