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8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5篇
  4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1.
导师制、学分制、班建制是常见的三大教育模式[1]。相较于其他两种模式,导师制具有能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而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天然优势。随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导师制正逐渐被高职院校重视[2‐4]。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对学生的品行培养,指导学生全面成才;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5];而高职院校导师制则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12.
目的初步构建以“胜任力模型”为视角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方法以“胜任力模型”为分析视角,在文献研究、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采用目的抽样选择33名专家进行专家函询,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最终形成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函询有效回收率为90.3%,专家权威系数为0.798,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变异系数0.053~0.16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指标中,权重值由高到低分别为专业知识(0.271)、专业能力(0.265)、专业动机(0.198)、专业精神(0.184)和专业特质(0.08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促进高级护理实践人才的培养具有参考意义。未来还需进一步验证其实用性与可行性,使MNS培养目标体系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13.
614.
大学医学英语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应用技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以及沟通能力,才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对外交流工作.该门学科对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英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像普通公共英语在字、词、句、语法、修辞等上下功夫,医学英语需要用词专业,数据准确、专业概念...  相似文献   
615.
涉外护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温茂兴 《护理学报》2005,12(6):69-71
涉外护理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并无统一规范。笔者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临床护理的通才,涉外护理的专才;应按照培养“社会人”、“职业人”、“岗位人”的要求分别搭建学生的人文工具平台、专业知识平台、专业技能平台,设置相应课程,并接轨国际护士认证考试;牢牢把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国际护士认证考试训练等关键环节。同时介绍了笔者所在学校的相关培养经验。  相似文献   
616.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为完善与规范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相关数据的查找、收集和整理为基础,通过登陆我国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各院校相关网站,对我国77所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院校的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7所院校中,54.54%的院校以重点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12.99%的院校重点培养临床型人才,同时培养两型人才的院校占32.47%;专业设置方向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15.13%)、护理教育(13.44%)、护理管理(17.65%)、社区护理(14.29%),专科专病护理的研究方向只占到了7.56%。结论我国研究生培养类型以科研型居多,整体水平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培养目标对具体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指导性不强;各院校的研究方向具有多样化,但在方向设置上不够细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