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35篇
  免费   1326篇
  国内免费   2109篇
耳鼻咽喉   188篇
儿科学   219篇
妇产科学   310篇
基础医学   2522篇
口腔科学   482篇
临床医学   8061篇
内科学   1993篇
皮肤病学   405篇
神经病学   975篇
特种医学   9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1791篇
综合类   17736篇
预防医学   6309篇
眼科学   488篇
药学   5169篇
  142篇
中国医学   2592篇
肿瘤学   79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646篇
  2019年   562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788篇
  2015年   1040篇
  2014年   1972篇
  2013年   2265篇
  2012年   2930篇
  2011年   3233篇
  2010年   2882篇
  2009年   3150篇
  2008年   4603篇
  2007年   3887篇
  2006年   3146篇
  2005年   3765篇
  2004年   2801篇
  2003年   2229篇
  2002年   1584篇
  2001年   1375篇
  2000年   1134篇
  1999年   997篇
  1998年   668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472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3—甲基胆蒽(3—methylcholanthrene,3—MC)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细胞色素P4501A1/2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无血清条件下培养细胞,并用不同剂量的3—MC诱导肝细胞24h或48h。乙氧基试卤灵(ethoxyresomn,EOR)为CYP1A酶活性探针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试卤灵(resomfin,RSF)浓度。Taqman RT—PCR法测定CYP1A1基因表达,Westem bolt法分析CYP1A酶蛋白表达。结果:实验条件下对照组和3—MC诱导组的CYP1A1基因和酶蛋白,CYP1A1/2酶活性均可被检测。3—MC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CYP1A1/2基因及蛋白表达、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3—MC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的CYP1A1/2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栖稻黄色单胞菌(Flavimmons oryzihabitans),以前称之为黄伤寒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typhiflavum),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和CDC(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pn)Ve-2群微生物。现据rRNA同源性归“其他核酸同源性未知的假单胞菌“之黄色单胞菌属(Flavimons)。该菌属只有唯一的一个菌种——栖稻黄色单胞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调肝导浊中药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SMC)内Ca2 浓度、C_myc表达和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SMC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量SMC的增殖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率和C_myc阳性表达率 ,通过负荷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_2/AM进行[Ca2 ]i 测定。[结果]高脂血清培养组SMC的PCNA阳性细胞率和C_my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培养(P<0.01)。调肝导浊中药通过降低胞内[Ca2 ]i,抑制C_myc表达 ,使该组的PCNA阳性率明显低于高脂血清组(P<0.01)。[结论]调肝导浊中药对SMC增殖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 ,从而有效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4.
QC小组活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C是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1)的英文缩写,QC小组又称品质管理圈、品质圈、品管圈(品质管制圈)等。其定义“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其源于美国,二战后由美国一工程师引进日本工业界,应用于工业生产上,以增加生产力。80年代应用于医院管理体制上。各部门中以护理部实行品管圈最具绩效。近年在海外及内地几家医院推广,取得较好效果。我院护理部在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基础上,2003年5月开始在全院各科室推行持续质量管理,并根据其“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运用多种科学方法的质量管理;强调持续改进”的特点,围绕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不断满足病人需求,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成本,为病人创造良好、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等方面,选定了5个科室开展QC小组活动,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蒋燕 《中医教育》2004,23(4):20-22
在简述中医教育创新的意义及以往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经验和措施的同时,重点从帮助学生树立富于创造性的目标与意图,强化自身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奖励学生的创新观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克服创造的困难,树立自信;吸取以往的经验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培养中医创新性人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突破传统适应需要创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湖南中医学院1993年率先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创建"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套适应新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首编中西医结合临床主体课程系列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创建适应新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队伍."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培养模式的实践产生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杨鸿恩 《河北中医》2004,26(10):788-788
为提高中医药人员素质,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决定启动一项重点培养工程,用3年时间在全省培养50名具有扎实的中医系统理论和较强的辨证论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在当地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相似文献   
998.
1、“同源”现象产生的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尚同”、“求一”意识。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也有认识的能力,但人生是短暂的,而自然界的事物无穷多样,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事物认识,那么到死的时候,其认识也是有限的。“道”是自然界的根本,决定了事物的产  相似文献   
999.
临床护理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护理本科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思考:准确定位人才培乔目标;压缩学制,以四年为宜;改革课程体系,精简基础,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英语教学力度;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早期接触临床,增加护理实践的机会。通过改革实践,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00.
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境内的侗族聚居区,至今比 较完好地保持和传承侗族先民创立的古朴的侗民族文化。如被誉为民族建筑文化瑰宝的侗寨鼓楼和风雨桥,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等都已为世人知晓,但对独特的侗家水井建筑文化却很少有人去开发研究。 笔者在调查整理研究侗族医药资料时,发现侗家水井的设计建造形状颇有古朴的侗民族文化特色,它作为一种记载侗族古文化和良好卫生习俗,群体防病意识的载体展示给外界、传承给后人,起到了承前起后、弘扬民族文化之效应,值得很好深入探索研究。1、侗族水井的设计造型及建筑格调 侗族水井的设计造型归纳起来,主要有瓢型水井、石桶井、窑口井、石牛井、方池型水井、四合井等几种不同形状的水井。大多数水井从建筑到现在有的已有 200 多年历史,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展示了一部独特的侗族“水井文化”。 石瓢井,又称岩瓢井,主要建造在交通要道旁,供来往人群饮用。因这种设计形状像瓢,建筑材料为青岩石而得名,修造水井选用青石料凿成瓢状,瓢的柄端伸入泉水出口处,泉水流入石瓢满而溢出。瓢柄长短不一,有的长达二、三米,有的仅几十厘米,柄宽 20 厘米左右,柄的正中凿出一枧状水槽。石瓢盛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