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18篇
  免费   4874篇
  国内免费   1935篇
耳鼻咽喉   435篇
儿科学   1155篇
妇产科学   909篇
基础医学   2384篇
口腔科学   604篇
临床医学   17762篇
内科学   7276篇
皮肤病学   557篇
神经病学   2352篇
特种医学   26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5976篇
综合类   32164篇
预防医学   12607篇
眼科学   550篇
药学   17012篇
  327篇
中国医学   8706篇
肿瘤学   2015篇
  2024年   837篇
  2023年   3248篇
  2022年   2968篇
  2021年   4071篇
  2020年   4313篇
  2019年   4182篇
  2018年   1830篇
  2017年   3212篇
  2016年   3181篇
  2015年   3647篇
  2014年   6488篇
  2013年   5887篇
  2012年   7028篇
  2011年   7130篇
  2010年   6676篇
  2009年   6034篇
  2008年   8898篇
  2007年   7244篇
  2006年   5767篇
  2005年   6399篇
  2004年   3686篇
  2003年   3287篇
  2002年   2216篇
  2001年   1648篇
  2000年   1330篇
  1999年   927篇
  1998年   752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485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367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悬吊牵引装置在肘关节松解术后促进康复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7例肘关节松解术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随机分为术后使用悬吊牵引装置组及传统模式组。术后24h、72h、出院当天分别比较两组患肢肿胀情况,术后72h、出院当天、1个月、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h和出院当天肿胀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有差异,术后6个月时活动度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时Mayo评分仍存在差异,术后6个月时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今后对于肘关节松解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在术后为患者常规采用新型悬吊牵引装置,促进消肿,缓解疼痛,从而减少患者痛苦,短时间内增加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提高功能锻炼效果,达到快优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1 s用力呼吸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活动干预运用于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极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97.
98.
1.漏诊和延误诊断。2.连续照护中的孕产妇安全。3.行为健康需求的早期识别。4.对设备相关问题作出响应并从中学习。5.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6.在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内对安全的标准化。7.EHR(电子病历系统)中患者匹配问题。8.抗菌药物的管理。9.使用自动配药柜时的超越权限给药。10.不同医疗场所的碎片化照护。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蒙医辨证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早期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蒙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4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bO.05)。结论:蒙医辨证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40-941
目的探讨瘢痕妊娠产妇孕早期瘢痕厚度对子宫破裂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瘢痕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早期瘢痕厚度分为A组(瘢痕厚度≥0.3cm)和B组(瘢痕厚度<0.3cm)各35例,两组均采取阴道分娩。对比两组产程相关指标、新生儿评分、分娩中子宫破裂发生率及不良母婴结局。结果相比于A组,B组产妇产中出血量较多,产程时间较长,新生儿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子宫破裂发生率(22.86%)较A组(5.7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A组,B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瘢痕厚度<3mm瘢痕妊娠产妇分娩中发生子宫破裂几率较大,且产中出血量较多,产程较长,影响母婴结局,分娩前及分娩中应予以相关措施干预或推荐剖宫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