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54篇
  免费   2727篇
  国内免费   1109篇
耳鼻咽喉   217篇
儿科学   196篇
妇产科学   865篇
基础医学   2176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19380篇
内科学   3218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3833篇
特种医学   13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5476篇
综合类   28089篇
预防医学   8733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15107篇
  175篇
中国医学   9823篇
肿瘤学   759篇
  2024年   477篇
  2023年   1776篇
  2022年   1506篇
  2021年   2149篇
  2020年   2188篇
  2019年   2510篇
  2018年   1128篇
  2017年   2421篇
  2016年   2540篇
  2015年   2988篇
  2014年   5897篇
  2013年   5654篇
  2012年   7190篇
  2011年   7891篇
  2010年   7546篇
  2009年   6902篇
  2008年   6432篇
  2007年   5730篇
  2006年   4739篇
  2005年   4606篇
  2004年   3922篇
  2003年   3305篇
  2002年   2364篇
  2001年   1969篇
  2000年   1423篇
  1999年   976篇
  1998年   922篇
  1997年   603篇
  1996年   553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PSH)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创新性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强调以医生为主导、以多学科团队为基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协调医疗资源,促进病人接受不同专业处理时平稳过渡,围手术期始终获得正确的处理方案,尤其适合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的外科病人。肝移植病人大多病情危重,手术复杂,围手术期管理困难。将PSH引入肝移植,可以为这类高手术风险的特殊病人群体提供一种全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集和筛选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TCMSP数据库对蛋白靶点进行预测和筛选;利用OMIM数据库,CTD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抑郁症的相关靶点以及抗炎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抗炎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并对网络拓扑结构分析;采用GOLD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抗炎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淫羊藿与抑郁症相关的12个活性成分,30个作用靶点,5个关键抗炎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生物过程65个,细胞组成4个,分子功能1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41条,其中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9个;分子对接验证淫羊藿苷与关键抗炎靶点能够形成最佳复合体。结论:揭示了淫羊藿通过抗炎靶点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网络作用于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淫羊藿抗抑郁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羟甲唑啉在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20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治疗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10例,予B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A组羟甲唑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相较于B组,A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 <0. 05),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 <0. 05);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 <0. 05)。结论:在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羟甲唑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5.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患者躯体化症状发生率很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部位,严重程度多达中重度以上,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等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归纳了躯体化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抑郁焦虑情绪、述情障碍等;阐述了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的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现状。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躯体化症状的深入探索和针对性有效管理,亟需开展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综合管理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ASO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与B组(42例,一般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缺血情况、恢复速度、并发症。结果: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升高,A组远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远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出现率远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行SIA治疗时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患侧缺血情况的改善,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采取精细化护理,可以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8.
89.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2.5,5,10,15,20 mg·d-1)沃替西汀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MD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包括安慰剂组1 963例患者,沃替西汀组3 6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的平均改变量[5 mg·d-1:MD=-2.24,95%CI(-3.55,-0.94),P=0.000 8;10 mg·d-1:MD=-2.51,95%CI(-3.84,-1.18),P=0.000 2;20 mg·d-1:MD=-2.95,95%CI(-4.02,-1.87),P<0.000 01]、提高有效率[5 mg·d-1:RR=1.33,95%CI(1.13,1.57),P=0.000 7;10 mg·d-1:RR=1.38,95%CI(1.22,1.55),P<0.000 01;20 mg·d-1:RR=1.39,95%CI(1.12,1.74),P=0.003],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缓解率[10 mg·d-1:RR=1.40,95%CI(1.18,1.66),P=0.000 1;20 mg·d-1:RR=1.37,95%CI(1.12,1.67),P=0.002],而2.5,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总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5 mg·d-1:RR=1.08,95%CI(1.02,1.15),P=0.007;10 mg·d-1:RR=1.10,95%CI(1.03,1.17),P=0.005;20 mg·d-1:RR=1.16,95%CI(1.08,1.25),P<0.000 1],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随着剂量(5,10,20 mg·d-1)的增大,沃替西汀疗效逐渐增加,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0.
目的:启用品质管理小组团队活动模式,提升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选取成立胃肠肿瘤品质管理小组,该团队成员主要负责科室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方法:术前进行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集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术后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早期实施肠内外营养支持、早期活动、饮食具体量化、强化管道护理。结果:100例胃肠肿瘤患者与成立前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该团队成立后,干预后试验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护理满意度等3个方面好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质管理小组团队活动模式明显提高了胃肠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