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缺陷型小鼠与野生(wild type,WT)型小鼠在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皮肤炎症模型中炎症及自噬的差异性。方法:运用IMQ涂抹WT(44只)和PGRN-/-(16只)小鼠背部皮肤构建银屑样皮肤炎症模型,并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等方法检测小鼠组织结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2(nitric oxide synthase 2,NOS2)、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3,Caspase 3)]以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泛素结合蛋白(ubiquitin binding protein,P62)、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5,ATG5)、自噬相关蛋白7(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7,ATG7)、自噬相关蛋白5和12的复合物(complex of 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5 and 12,ATG5-ATG12)]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皮肤炎症模型,在WT小鼠模型中观察到上皮组织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血管生成增加,炎性因子IL-6、IL-10、TNF-α、NOS2、COX2在第6天表达最高(P<0.05),自噬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第6天脾脏比重明显增加(P<0.05),炎性因子IL-6、IL-10、TNF-α、NOS2、COX2、IL-1β表达最高(P<0.05)。与WT模型小鼠相比,PGRN-/-模型小鼠背部皮肤加厚更加明显,炎性因子IL-6、NOS2表达更高(P<0.05),组织自噬与凋亡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WT小鼠和PGRN-/-小鼠都能够在第6天成功建立小鼠皮肤炎症模型;与WT小鼠皮肤炎症模型相比,PGRN-/-小鼠加重了皮肤炎症模型症状,这一过程可能与PGRN缺陷阻碍了自噬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12.
咪喹莫特(imiquimo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核苷类异环咪唑啉胺类药物,在体内、外的人与动物实验均显示强的抗病毒活性,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感染HPV细胞的免疫应答,清除局部病毒而用于治疗尖锐湿疣州。为了观察咪喹莫特在预防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我们从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对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锐湿疣的患者给予激光治疗后,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预防其复发,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13.
目的分析高频电灼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尖锐湿疣首次接受治疗患者共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高频电灼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针肌肉注射,观察组接受高频电灼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和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2、IL-10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外周血CD3^+、CD4^+和CD4^+/CD8^+T细胞百分比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CD3^+、CD4^+和CD4^+/CD8^+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及IL-10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IL-2及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灼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血清IL-2和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14.
目的 通过观察在培养液中加入咪喹莫特后精子浓度、活动率及DNA碎片指数(DFI)的变化,以明确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是否会影响男性精子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体检的健康男性志愿者新鲜液化的精液标本10份,每份分为不添加药物的空白对照组和咪喹莫特0.3、0.6、3.0μmol/L组。上游法培养60 min后分别检查四组上层精子浓度、活动率和精子DFI。结果 被测人员年龄(30.5±4.1)岁,精子浓度(48.82±24.43)×109/L,总活动率(50.83±23.33)%。培养后空白对照组精子浓度(23.53±15.45)×109/L,总活动率(16.54±16.04)%。培养后咪喹莫特组精子浓度(22.23±16.85)×109/L,精子总活动率(16.79±13.89)%。培养后各组精子浓度及活动率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各组精子浓度和活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及各咪喹莫特剂量组均处于正常范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61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多发性顽固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1日—2015年10月1日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多发性顽固性跖疣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中药熏洗组和咪喹莫特组,每组36例。中药熏洗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咪喹莫特组患者足部疣体常温水浸泡30 min后自然晾干,外涂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三组疗程均为4周,如不足4周皮损消退治愈则停止用药。结果:联合组1例失访;中药熏洗组1例未按规定用药退出研究;咪喹莫特组1例失访,1例用药后皮肤出现红肿感染退出研究,上述患者均未计入统计。联合组症状积分优于中药熏洗组、咪喹莫特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97.14%,中药熏洗组有效率31.43%,咪喹莫特组有效率26.47%,联合组优于中药熏洗组、咪喹莫特组(P0.05);三组患者均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多发性顽固性跖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16.
咪喹莫特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嗜酸粒细胞(EOS)浸润引起的气道可逆性阻塞、气道高反应性(AHR)。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淋巴细胞通过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调节,当Th2亚群占优势时,易发生AHR和气道EOS浸润[1] 。为此,我们研究了咪喹莫特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中Th亚群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 (1) 8~12周龄SD大鼠6 0只,由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平均体重(2 0 0±5 0 )g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哮喘组(A组) :腹腔内注射10 %卵蛋白(O…  相似文献   
617.
目的:观察CO2激光去除疣体后,联合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和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将70例CA患者经CO2激光清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喹莫特组(40例);B组:单纯咪喹莫特组(30例)。A组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l肌注隔日1次,7~10天创面愈合后,同时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每周二、四、六晚涂药1次。B组为单纯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每周二、四、六晚涂药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12周后进行复发率比较。结果: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卡介菌多糖核酸和5%咪喹莫特乳膏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18.
为了解咪喹莫特对日光角化病Bcl-2、p53表达和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将18例日光角化病随机分成两组,使用5%咪喹莫特乳膏和0.25%维A酸霜分别治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日光角化病组织Bcl-2,p53基因产物的表达,冰冻切片采用原位特异性DNA片段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外用维A酸比较,咪喹莫特可明显减少日光角化病组织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增加日光角化病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对p53基因产物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19.
目的以循证医学的方法对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UMI、elsevier,以及Cochrane图书馆,纳入比较5%咪喹莫特乳膏与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4.2.8软件进行。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对其治疗浅表型基底细胞癌与结节型基底细胞癌进行了Meta分析,显示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后前者RR=12.66(95%CI,3.56~45.06),后者RR=5.24(95%CI,2.54~10.81),没有报道与5%咪喹莫特乳膏临床应用相关的严重系统性不良反应。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浅表型基底细胞癌有确切的疗效与较好的安全性。疗效与剂量具有相关性,但每日2次与每日1次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临床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620.
5%咪喹莫特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3~12月本科门诊扁平疣患者90例。入选标准:1个月内未采用免疫疗法和维A酸治疗,无其他系统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及已知对咪喹莫特类药物过敏者除外,所有患者均知情,并情愿接受该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13~36岁,平均20.4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3年;对照组45例,男17例,女28例,年龄13~40岁,平均23.6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