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优选正北芪中一种免疫活性蛋白Am PR10-16(16.0 k Da)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正北芪中Am PR10-16的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的圆二色性考察提取温度,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Am PR10-16在SDS-PAGE胶图中的蛋白条带吸光度(峰面积)为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粒度、提取次数对Am PR10-16提取工艺的影响,辅以BCA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作为佐证。结果:Am PR10-16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末过4号筛,加16倍量p H 8.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于40℃常压水浴提取60 min,每10 min搅拌1次。Am PR10-16提取率0.063 g·g~(-1)。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能正确反映Am PR10-16提取率的最高相对量,为Am PR10-16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稳定、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2.
《中成药》2016,(10)
目的探究紫草Arnebia euchroma水提取物对果蝇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与保护机制。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百草枯诱导野生型黑腹果蝇肠道损伤,分析喂食正常培养基与含紫草培养基的果蝇生存率。通过免疫染色法检测果蝇肠道前体细胞数量、处于分裂期的干细胞数量、肠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与死亡细胞的数量,并用Axioskop 2 plus型荧光显微镜观察肠道形态学变化。结果喂食含10%紫草水提取物可以明显提高果蝇的生存率、显著抑制肠道损伤引起的前体细胞与肠道干细胞的过度增殖、降低肠道上皮细胞的死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10%紫草提取物还可以降低肠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保护和维持肠道形态。结论紫草水提取物对SDS与百草枯诱导的果蝇肠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巩媛  金秋霞  白建洋  金丽华 《中草药》2017,48(12):2466-2473
目的探究大黄Rheum officinale提取物(ROE)对果蝇肠道干细胞(ISC)活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果蝇食用正常玉米粉-酵母培养基,实验组果蝇食用含有0.05 g/mL或0.1 g/mL ROE的玉米粉-酵母培养基。对果蝇喂食有毒化合物诱导肠道损伤。分别检测分析果蝇的生存率、肠道前体细胞形态数目、ISC的增殖与分化、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肠上皮死亡细胞数目以及果蝇的寿命。结果 0.05 g/mL和0.1 g/mL ROE均可以提高肠道损伤后果蝇的生存率,0.1 g/mL ROE可以降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诱导后ROS的水平,减少死亡细胞的数目,抑制ISC的过度增殖与分化,缓解前体细胞的过度积累,维持肠道内稳态。此外ROE还可以延长果蝇寿命。结论 ROE可以抑制ISC的过度增殖和分化,增强果蝇肠道免疫功能,延长果蝇寿命。  相似文献   
94.
结核分枝杆菌标本的不同处理方法对PCR扩增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标本中血红蛋白(Hb)浓度对PCR扩增管中T aq酶活性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方法;探讨胰酶消化痰液的应用价值;比较淋巴细胞分离液、红细胞裂解液、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血液处理全血标本对检测结果敏感性的影响;观察SDS在结核分枝杆菌DNA(TB DNA)提取液中存在的价值及对T aq酶的影响。方法将经梯度稀释的Hb标准品与结核分枝杆菌(TB)定值质控品混匀制备成待检标本进行PCR检测;将定值Hb标准品与TB质控品混匀制备成待检标本,观察提取时100℃煮沸时间对Hb抑制T aq酶能力的影响;将结核患者的痰液分成两管,分别用4 g/d l N aOH消化、1 g/d l胰酶消化、1 g/d l胰酶消化 4 g/d l N aOH处理,比较PCR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将结核患者的外周抗凝血分别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红细胞裂解液、SDS溶血剂处理,比较PCR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用10 g/LSDS、1%(v/v)T riton、1 g/LSDS的1%(v/v)T riton、0.5 g/L SDS的1%(v/v)T riton提取液对相同的TB质控品进行TB DNA提取,观察PCR检测结果敏感性;56份痰液、34份全血按痰液、全血标本的方法处理,进行PCR扩增,比较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当Hb≥10-5g/L时,Hb对T aq酶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提取时100℃煮沸40 m in与煮沸10 m in的对照管结果完全一致;痰液标本处理方法的敏感性顺序为:胰酶消化 N aOH处理>胰酶消化>N aOH消化;全血标本处理方法的敏感性顺序为:红细胞裂解液法=淋巴细胞分离法>SDS溶血法;提取方法PCR检测结果敏感性顺序为:0.5 g/L SDS的1%(v/v)T riton>1%(v/v)T riton>1 g/L SDS的1%(v/v)T riton>10 g/L SDS,SDS对T aq酶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56份痰标本按上述方法处理的阳性率分别为57.1%(32/56),82.1%(46/56),91.0%(51/56),通过配对资料卡方检验,胰酶消化和胰酶消化 N aOH处理与N aOH消化法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胰酶消化和胰酶消化 N aOH处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0.1相似文献   
95.
尿蛋白SDS-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临床的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琼脂糖凝胶 (AGE)电泳方法。方法 分别对Ⅰ、Ⅱ、Ⅲ、Ⅳ型 4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 ,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 ,建立测定方法。结果 当Ⅳ型琼脂糖凝胶浓度为4 0g/L ,SDS含量为 1g/L ,在pH 7.0的AMP 咪唑 HCl缓冲体系下进行电泳 ,可以有效地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5 7份临床尿蛋白阳性标本电泳结果表明 ,生理性蛋白尿 2 4例 ,中、高分子蛋白尿 5例 ,小分子蛋白尿 11例和混合型蛋白尿 17例。结论 本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可以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分为小分子、中分子以及混合型 ,对肾脏疾病的受损部位和损伤程度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适于基层实验室的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β-环糊精及促透剂对辣椒碱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辣椒碱的含量,计算药物的累积透过量,采用滞留时间法求算经皮渗透参数,考察不同浓度β-环糊精以及不同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尿素与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对辣椒碱的促透作用。【结果】β-环糊精与辣椒碱形成包合物后透皮速率提高;添加SDS或尿素的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透皮速率进一步增高,其中0.1%SDS的促透效果最为明显,而不同浓度的尿素促透效果相近。【结论】β-环糊精包合的辣椒碱经皮透过量增加,选择10 g/Lβ-环糊精制备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较适宜,SDS或尿素可进一步促进包合物中辣椒碱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非样品条带的来源,并探讨其消除及控制方法。方法:在每个凝胶梳孔只加全成分上样缓冲液或缺少某些成分的试液,不加蛋白样品直接电泳,观察非样本条带出现情况,再分别对上样缓冲液中还原剂、甘油成分设置成不同浓度梯度进行电泳分析,观察条带表现。另外观察不同的上样梳预处理对条带表现的影响,明确非样品条带来源,找到去除方法。最后,进一步通过副溶血弧菌蛋白电泳结果验证非样品条带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在未对上样梳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上样试液 (全成分缓冲液或缺少某些成分的试液)中只要有还原剂和甘油就会出现非样品条带,但条带强弱与还原剂浓度、甘油含量无明显剂量关系。用8 mol/L尿素处理上样梳可使非样品条带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结论:非样品条带源于上样梳蛋白质污染,用尿素等离液剂或强力去污剂处理上样梳可有效减少或消除非样品条带,以消除非样品条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索建立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分析血浆相关蛋白质的条件和方法。方法 1)以血浆COHN法组分Ⅳ(CFⅣ)抽提液为样品,代表蛋白质混合物,分别从波长、基本缓冲液、添加剂、PH、温度等方面,摸索CEZ分析蛋白质混合物的较优条件和方法;2)将摸索得到的较优条件下的CZE分析CFⅣ抽提液的结果,并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及双向电泳(2-DE)法分析CFⅣ抽提液的结果比较;3)采用较优条件下的CZE法分析标准血浆、标准血浆经离子交换层析(IEC)的FⅧ粗提液等,考察该条件是否适用于血浆中的其他组分。结果 1)CZE法分析CFⅣ抽提液的较优条件为:20℃以214 nm紫外吸收波长,0.5 psi压力进样10 s,10 kV恒压分析50 min,缓冲体系为pH 9.0的0.04 mol/L硼酸硼砂、0.05%SDS、0.007 5%腐胺;2)采用此条件的CZE法分析CFⅣ得到14个蛋白峰、分析时间50 min,HPLC法分析得到10个蛋白峰、分析时间60 min,SDS-PAGE法分析得到11条蛋白条带、分析时间120 min,2-DE法分析得到14个蛋白点数(与CZE分析的蛋白峰数数量相同)、分析时间3 d;3)CZE法用于标准血浆、标准血浆经离子交换层析的FⅧ粗提液的分析可分别分辩出22和11个蛋白峰。结论以CZE法分析血浆相关蛋白混合物与现有分析方法比较,能达到较好的分析效果,经摸索确定的较优分析条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并考察其对黄芩苷的增溶作用。方法壳聚糖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反应生成SCS,对SCS进行羧甲基化后,得到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CMSC)。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衍生物的结构,并探讨了CMSC溶液对黄芩苷的增溶作用。结果黄芩苷在CMSC溶液中于8~12h达溶解平衡,且溶解度随着CMSC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CMSC的浓度为2mg/mL时,黄芩苷的溶解度达到1.5046mg/mL,是其在水中溶解度的5.88倍。结论 CMSC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胶束,并对黄芩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并考察其对黄芩苷的增溶作用。方法壳聚糖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反应生成SCS,对SCS进行羧甲基化后,得到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CMSC)。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衍生物的结构,并探讨了CMSC溶液对黄芩苷的增溶作用。结果黄芩苷在CMSC溶液中于8~12h达溶解平衡,且溶解度随着CMSC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CMSC的浓度为2mg/mL时,黄芩苷的溶解度达到1.5046mg/mL,是其在水中溶解度的5.88倍。结论 CMSC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胶束,并对黄芩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